一、冒充专利如何罚
1、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民事责任。这个责任主要就是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3、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直接责任人员还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按照规定,有这种较严重情况的,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会被罚金或者就单独被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如何去申请专利
我国现在有三种专利类型,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设计。
专利申请要经过以下流程:
1、发明
撰写申请文件——递交——受理、缴纳申请费——初审公布进入实际审查——下发审查意见通知书及申请人答复——授权——缴纳登年印费、颁发授权书
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撰写申请文件——递交——受理、缴纳申请费——初审公告——授权——缴纳登年印费、颁发授权书
《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三、如何取得专利权
取得专利权的方式:
1、原始取得,即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经过十八个月初步审查、三年实质审查(仅限发明专利),符合条件的,由专利行政部门核准授权;
2、继受取得,即当事人通过继承、转让、赠与等方式取得专利权。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二节 管制 第三十九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n(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n(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n(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n(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n(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n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
假冒专利与冒充专利
391人看过
-
专利冒充行为的处罚措施
484人看过
-
冒充专利行为应如何惩处他人
69人看过
-
处罚专利冒充的依据是什么?
449人看过
-
假冒专利的处罚是怎样的,如何处罚假冒专利行为
266人看过
-
冒充专利名词解释
389人看过
-
什么是冒充专利行为?对冒充专利行为如何处罚?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0(一)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二)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三)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四)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五)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2022年如何认定冒充专利行为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10认定冒充专利行为的方式:一般来说,行为人有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的;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等假冒专利的行为,即可认定冒充专利。
-
假冒专利罪既遂又犯假冒专利罪如何处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04假冒专利罪既遂判刑标准为: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
对冒充专利的处罚依据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9冒充专利的处罚依据如下: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冒充专利的判定方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091. 制造或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的; 2. 在专利权被撤销或宣告无效后,制造或销售标有专利标记产品的; 3. 在专利权届满或终止后,继续制造或销售标有专利标记产品的; 4. 为制造或销售专利标记产品的一至三项所述行为人提供印制或服务的; 5. 伪造或变造专利证书或其他专利文件、专利申请文件的; 6. 在广告中將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的行为; 7. 其他將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將非专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