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如何量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8 03:10:12 380 人看过

“犯意引诱”,指行为人本没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意图,而是在特情诱惑和促成下形成犯意,进而实施毒品犯罪。对具有这种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无论毒品犯罪数量多大,都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数量引诱”,指行为人本来只有实施数量较小的毒品犯罪的故意,在特情引诱下实施了数量较大甚至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毒品犯罪。“数量引诱”系行为人在特情引诱之前就已经具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这种故意是一种概括性的故意,无论最终交易的毒品数量是多少,都没有超出行为人的故意范畴。在该情形下,“特情引诱”不是使行为人产生新的犯意,只是使其犯意暴露出来。对具有此种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即使超过判处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一般也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刑事责任上的不同,对因“犯意引诱”实施毒品犯罪的被告人,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应当依法从轻处罚,无论涉案毒品数量多大,都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因“数量引诱”实施毒品犯罪的被告人,应当依法从轻处罚,即使毒品数量超过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一般也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简而言之,“犯意引诱”犯罪在量刑上是绝对不考虑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数量引诱”只是尽量不考虑死刑立即执行。

一、相应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其他人员隐匿身份实施侦查。

隐匿身份实施侦查时,不得使用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方法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为查明参与该项犯罪的人员和犯罪事实,根据侦查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实施控制下交付。

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依照本节规定实施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使用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时,可能危及隐匿身份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等保护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09: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毒品犯罪相关文章
  • 量刑问题:引诱教唆欺骗吸毒的犯罪者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量刑,具体如下:1、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是指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毒瘾,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教唆他人吸毒罪既遂量刑标准有那些教唆他人吸毒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教唆,是指以宣扬吸毒后的体验、示范吸毒方法和劝说、授意、怂恿等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产生吸毒的意图并进而吸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
    2023-07-07
    273人看过
  •  犯意引诱在毒品犯罪定性中的含义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犯意引诱的罪行的刑罚适用应当遵循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意味着,犯意引诱所涉及到的罪名不仅会影响到刑罚的量刑,同时也会影响到罪名的定罪。例如,在犯意引诱下涉及的贩卖毒品罪中,如果犯意引诱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对于贩卖毒品罪的定罪和刑罚量刑也会有所不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犯意引诱的罪行的刑罚适用应当遵循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意味着,犯意引诱所涉及到的罪名不仅会影响到刑罚的量刑,同时也会影响到罪名的定罪。例如,在犯意引诱下涉及的贩卖毒品罪中,如果犯意引诱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对于贩卖毒品罪的定罪和刑罚量刑也会有所不同。 犯意引诱如何影响毒品罪刑罚量刑?犯意引诱如何影响毒品罪刑罚量刑?在审理毒品案件时,犯意引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犯意引诱指的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这是毒品案件中的一种从重情节。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犯意引诱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
    2023-08-29
    433人看过
  • 毒品案件中犯罪引诱的问题
    现代世界各国对刑事犯罪的惩治与防范通常实行“双轨制”。对于绝大多数一般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及其证据规则,在这些案件的侦查中是不允许使用“警察圈套”的。但是针对一些危害严重的有组织的犯罪,毒品犯罪、行贿、组织卖淫、伪造货币等犯罪许多国家都允许采取不同于一般犯罪的侦查方法与手段,例如使用窃听、诱惑侦查等密侦手段,使用这种手段获得的证据不以非法证据予以排除考虑。诱惑侦查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诱惑者促使被诱惑者产生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学界称之为“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这种诱惑侦查的主要特征是,被诱惑者原本是没有犯罪意图,在强烈的诱惑下实施了犯罪为。在这类诱惑侦查中,侦查机关无异在诱使或者鼓励无罪的人犯罪,所以应当属于非法的侦查行为。许多国家对“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持否定态度。第二种类型是诱惑者已具备犯意,或已作手实施犯罪。诱惑者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其犯罪实施的
    2023-06-11
    314人看过
  • 容留介绍引诱卖婬罪量刑
    容留卖淫罪判刑标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为他人卖淫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容留二人次以上卖淫的、容留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卖淫的、被容留卖淫的人患有艾滋病或者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的,追究刑事责任。一、介绍卖淫会怎么判刑下面我将针对“介绍别人卖淫会怎么判刑”这个问题,做简单分析如下。介绍卖淫罪,指为卖淫的人与嫖客牵线搭桥、穿针引线,使得性交易得以成交的行为。犯介绍卖淫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介绍二人次以上卖淫的,介绍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卖淫的,介绍卖淫的人患有艾滋病或者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应当以本罪立案追诉。分析是否构成本罪一定要注意介绍嫖娼与介绍卖淫的区别。介绍嫖娼的,不构成犯罪,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将介绍嫖娼的行为作为介绍卖淫罪共犯处理,是没有正确认识介绍卖淫罪的构成要件
    2023-03-01
    175人看过
  • 故意引诱他人犯罪
    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的,是属于教唆犯罪的情形,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一、共同犯罪的怎么量刑共犯犯罪的量刑依据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具体裁定,我国《刑法》第25条至第29条对共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的量刑原则是不同的1、主犯,《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
    2023-03-14
    359人看过
  • 犯意引诱构成犯罪吗
    刑事责任年龄
    犯意引诱构成犯罪。犯故意引诱的构成要件应是:1、行为人主观上原本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犯意引诱型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有两种形态,其一,行为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犯罪的故意,基于人性的弱点,在特情人员蓄意引诱后实施犯罪,其二,行为人曾经有违法犯罪经历,但已改过自新,但是在特情人员蓄意引诱时下又产生犯罪意意图。一、引诱卖淫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引诱、容留、介绍他人两人次以上卖淫的;或者引诱、容留、介绍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进行卖淫活动的;或者有其他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二、唆使他人犯罪承担什么责任唆使他人犯罪承担的责任,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1、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
    2023-02-21
    101人看过
  • 引诱人吸食注射毒品应如何处罚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未满十八周岁)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吸食注射毒品是否构成犯罪自己吸食注射毒品不构成犯罪,单纯的吸毒行为只让吸毒者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一般不会伤害到别人,若将没有侵害社会法益的自损行为规定定义为犯罪,会违背刑罚理论。《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
    2023-07-26
    309人看过
  • 引诱贩毒会判死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视情况而定。法律规定有特情引诱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判死刑了,因此,如果贩卖的是海洛因或者是冰毒,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仍然可以判死刑。《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
    2024-04-12
    183人看过
  • 少量钱是否足以引诱犯罪者?
    打劫二十块钱会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打死抢劫犯算犯法吗如果打死正在抢劫的抢劫犯不算犯法。但是打完之后第一时间还是要报警,不然过后了有些事说不清楚。根据我国刑法典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看它是否具备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和限度条件。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
    2023-07-05
    274人看过
  • 他人吸毒罪量刑指南:引诱、教唆与欺骗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刑法对欺骗他人吸毒罪的量刑标准刑法中规定的欺骗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欺骗他人吸毒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2023-07-13
    413人看过
  • 防范他人引诱你吸食毒品
    1.对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2.调查取证责任:调查违法行为时,应当表明执法身份,执法不得少于两人。调查取证应当全面、及时、合法收集能够证实违法行为是否存在、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询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制作笔录;当事人拒绝接受询问、签名或盖章的,民警应当在询问笔录上注明。3.告知责任:采取书面形式或者笔录形式告知当事人拟做出的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对当事人陈述、申辩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应当在笔录中注明。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依照《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2023-07-03
    382人看过
  • 什么是引诱教唆和欺骗吸食毒品?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最高可受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引诱、教唆”是指向他人传授吸毒体验,示范吸毒方法或者使用其他方法诱惑他人吸毒的行为。一、法院对教唆他人吸毒罪既遂如何裁判教唆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对行为人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二、构成教唆他人吸毒罪怎么判刑?构成教唆他人吸毒的判罚:法律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
    2023-03-23
    324人看过
  • 毒品罪中特情引诱的情况
    第一,犯意引诱指被告人本来没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在特情的诱惑下形成了犯意,进而实施了某种毒品犯罪行为。构成犯意引诱的条件有三个:1.诱使者的身份必须特定,必须是警察或其他司法人员或他们派出的耳目,一般公民不能作为诱使者;2.诱使者不仅提供机会,还必须以积极行为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3.被告人毒品犯罪的故意和内容是经特情引诱而萌发的,并不是原有的。由于犯意引诱中特情教唆的作用突出,被各国普遍禁止。这种类型的特情引诱在英美法中被称为侦查陷阱,可以作为被告人的抗辩理由。大陆法系以立法形式明确将合法的诱惑侦查的方式限定在不具有诱导倾向的客观活动,如交付、接受、转交等,而不存在积极主动地进行鼓励、挑逗的可能。我国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被诱惑者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存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在《南宁会议纪要》中指出,对于具有犯意引诱情形的被告人,量刑时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无论其毒品犯罪数量多
    2023-06-12
    265人看过
  • 毒品犯罪中的特情引诱分为哪些?
    第一,犯意引诱,指被告人本来没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在特情的诱惑下形成了犯意,进而实施了某种毒品犯罪行为。构成犯意引诱的条件有三个:1.诱使者的身份必须特定,必须是警察或其他司法人员或他们派出的耳目,一般公民不能作为诱使者;2.诱使者不仅提供机会,还必须以积极行为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3.被告人毒品犯罪的故意和内容是经特情引诱而萌发的,并不是原有的。由于犯意引诱中特情教唆的作用突出,被各国普遍禁止。这种类型的特情引诱在英美法中被称为侦查陷阱,可以作为被告人的抗辩理由。大陆法系以立法形式明确将合法的诱惑侦查的方式限定在不具有诱导倾向的客观活动,如交付、接受、转交等,而不存在积极主动地进行鼓励、挑逗的可能。我国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被诱惑者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存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在《南宁会议纪要》中指出,对于具有犯意引诱情形的被告人,量刑时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无论其毒品犯罪数量
    2023-06-11
    24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关咨询
    • 毒品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具有犯意引诱情节,数量引诱情况,如何处理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曾指出,运用特情侦破案件是有效打击犯罪的手段,但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有时存在被使用的特情未严格遵循有关规定情况,在介入侦破案件中有对他人实施毒品犯罪的“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等问题。对具有“犯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无论毒品数量多大,都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具有“数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即使超过判处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
    • 毒品犯意引诱成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01
      根据《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行为人没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意图,而是在特殊诱惑和促成下形成犯罪意图,进而实施毒品犯罪的,属于犯罪意图引诱对因犯罪意图引诱实施毒品犯罪的被告人,应当按照犯罪相适应的原则依法从轻处罚。
    • 贩卖毒品罪引诱怎样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30
      看“被引诱人”年纪大小,18以下,引诱人是主犯,加重处理。18以上可能是共同犯罪,再按照犯罪过程中起的作用进行量刑
    • 如何界定毒品犯罪引诱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28
      在贩卖毒品犯罪中,还存在着对犯罪引诱如何界定的问题。犯罪引诱又称“警察圈套”,就是警察设下某种圈套,引人进行犯罪活动,从而取得证据。在贩卖毒品的犯罪中,一般是警察或警察雇用的原犯罪集团的成员或者在押的被告人扮成“毒贩”,根据已掌握的线索接触嫌疑人,伪装要买或卖出毒品,在对方同意并开始交易时当即将嫌疑犯逮捕。这种做法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下,除毒品案件外,对行贿,宿娼案件为法律所允许。在我国,司法工作者习
    • 如果贩毒数量和数额引诱会判多少年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28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