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开庭的时候可以延迟多久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2 09:34:27 355 人看过

民事诉讼开庭后可以延迟不超过两次,每次延迟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如下: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需要补充调查等。

民事诉讼收到法院传票开庭时间间隔多久

民事诉讼的开庭时间不是法定的,开庭前3天法院会通知。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6日 22: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申请延迟开庭可以延迟多久
    一、申请延迟开庭可以延迟多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可以延期审理的条件: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延期审理法定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检察院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二、申请延迟开庭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
    2023-06-06
    16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案件中是否可以延迟开庭?
    民事诉讼能延期开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2、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的;3、需要通知新证人到庭,取得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例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妨碍民事诉讼而被拘留,不能按时或者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可以立即确定下一次审理的日期和地点的,应当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民事诉讼延期开庭的情形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延期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
    2023-07-04
    456人看过
  • 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可以延长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可以延长多长时间并无明确规定,但延期开庭需要有正当理由,例如:(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一、民事诉讼开庭后的审理流程是什么?1、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鉴定结论;(5)宣读勘验笔景。2、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逐一进行审查和核实,借此查明案件的真
    2023-06-22
    448人看过
  •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能否申请延迟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可以申请延迟,但申请延迟开庭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延期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一、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
    2023-03-31
    2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多久才可以开庭
    我国法律对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立案以后,人民法院要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然后人民法院要在收到答辩状的五日内发送原告,然后要组成合议庭或确定独任审判员。但一般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开庭次数1、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即开庭审理)、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开庭审理的结果就是裁判(即判决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满足生效的条件后即成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进入执行程序予以执行。2、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以民事诉讼为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
    2023-07-22
    436人看过
  • 民事诉讼开庭前多久可以撤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的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从法律角度讲,撤诉是对自己诉讼权利的放弃,一般情况下,只要法院没有宣判,原告就可以申请撤回起诉,法院会同意的。2、但是,如果违法的案件,法院可能不会准予撤诉。或者在法庭辩论终结后申请撤诉的,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也不会准予撤诉。3、法律链接:
    2023-06-03
    43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可以延迟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07
      民事诉讼活动中开庭的时间可以延时,但需要有正当理由,比如原告或被告临时提出了回避申请,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或者相关的诉讼参与人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没有到庭,需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重新鉴定,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等情形下,可以延期开庭。
    • 民事诉讼可以延迟开庭时间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1-09-29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可以申请延迟,但申请延迟开庭需要符合法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延期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 民事诉讼开庭后可以延迟几次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4-30
      申请延期审理的时间和次数?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1、民事案件中《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解释对申请延期次数没有明确规定,延期多长时间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理期限,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
    • 民事诉讼可以延期开庭多长时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0
      民事诉讼可以申请延期开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未出庭的; 2、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的; 三、需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需补充调查; 四、其它应延期的情形。
    • 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可以开庭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2
      1、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时间限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