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3.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二、诬告陷害罪的追诉时效
诬告陷害罪情节严重的,追诉时效为五年;造成严重后果的,追诉时效为十年。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诬告陷害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3.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n(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n(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n(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n(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如何区分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
246人看过
-
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哪个判的严重
347人看过
-
诬告和诬告陷害罪如何界定立案标准?
468人看过
-
侮辱罪和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是否一样?
194人看过
-
诬告陷害和诽谤罪的区分及其影响
472人看过
-
区分诽谤罪和诬陷罪
401人看过
-
认定诬告陷害罪,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与一般诬告陷害罪的界限在哪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5认定本罪,主要应注意诬告陷害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1)本罪与错告、检举失实行为的界限。刑法第243条第3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本罪。二者区别的标志在于,后者主观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目的,客观上不具有捏造犯罪事实并进行告发的行为。(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诬告陷害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对于对情节一般的诬告陷害行为,不应以犯罪论。情节是否严重,可从行为人
-
侮辱罪和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是否一样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3侮辱罪和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是不一样的。因为侮辱罪注重的还是侵犯他人名誉权和荣誉权,但是后者的话是属于捏造相关的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话,两者的重点不一样。
-
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具体是如何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5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有哪些? 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2、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
-
诽谤诬陷罪应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6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之间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
怎样区别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4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国家机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属于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