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矿井透水的应急救援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应急要点
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离,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要统一分配,不要无谓的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代照明使用。
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采取营救措施。
专家提示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
工作面出现流水和滴水现象。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发现这些透水征兆,要及时撤离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
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应对
206人看过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应急救援费用由谁承担
283人看过
-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罪是生产安全事故
420人看过
-
重大安全事故处罚条例
310人看过
-
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的概述
268人看过
-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什么制度
213人看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有: 1、事前的监督管理:如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经营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等。 2、事中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日常的监督检查、安全大检查等。 3、事后的监督管理:生产... 更多>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条例》,如何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2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必须认真对待事故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确保这些措施得到落实。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应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范围和级别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2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当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并向本单位员工公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应急
-
安全生产事故条例什么时候实施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1安全生产事故条例的全称是《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本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条例。
-
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发生后应该怎样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7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这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之后处理办法
-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并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