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商标抢注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31 17:54:23 206 人看过

关于商标抢注行为,我国《商标法》只在法律层面禁止了“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满足“恶意注册”条件的商标抢注行为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非恶意注册的商标抢注行为除会面临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风险外,多被评价为一般性的商业竞争行为。具体而言,“恶意注册”商标应作以下理解。

1、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的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提出申请,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已经侵占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注册成功,无异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窃。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注册成功,“恶意抢注”的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会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或利用其处分权对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如果这些目的不能达到,则会提起侵权之诉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门举报并索取赔偿;

2、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这是行为要件。不正当手段,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关事项,但是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而言,不可能对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作出审查。因此,认定不正当手段,只可能在异议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抢注人申请撤销该商标的程序中,由被抢注人提出证据,证明申请人采用了不正当手段;

3、注册成功,这是客观要件或事实要件。只有注册成功,才会最终形成“恶意抢注”。如果在异议程序,被抢注人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他人申请,即可提出异议,导致其注册不成功。

商标抢注行为的应对措施

1、增强商标法律意识,实行防御性注册的保护策略

商标的注册应从被动变为主动,企业在实施市场战略之前应当将商标战略前置,并将其放在不可或缺的位置。在商标设计的同时,部署该商标的使用范围并做好相关注册准备。与此同时,商标设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也尤为重要,相差一天的商标申请,足以致使企业市场的功亏一篑。通过商标抢注的典型案例,企业应当主动学习,并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提高商标意识的目的。为避免自己的商标被人抢注,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及时注册和防御性注册,以取得法律的保护。[12]同时我国已加入《马德里协定》,成为了其成员国,企业可以通过代理组织进行国际注册,可以向国际局提出领土延伸申请,把该项注册扩大到其他尚未取得保护的马德里协定成员国,视同在有关马德里协定成员国的直接注册。

2、改进制度设计,提高商标抢注的成本

商标专用权的取得以先注册为原则,意味着一个企业通过注册即可获得商标的专用权而无须使用该商标,在注册成本较低且持有商标成本也比较低的情况下,没有真实使用意图,只是想通过抢注商标牟利的人就可能把数量可观的资源投资于似乎有价值的新品牌名称上,甚至会将一些驰名商标注册在原始商标人已不再生产或还未生产的那些产品上,期待在未来再转售或再许可给原始商标人。在这种情况下,抢注人手中往往会有若干个商标等待出售,如果加大商标持有成本,就会加重抢注人囤积商标的经济风险。具体而言,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从注册之日起从来没有被使用过,应该逐月收取商标闲置费,收取的比例应逐月成倍提高,到3年期满,还未使用过,便可直接撤销。为了防范商标抢注人规避法律,商标法应该对商标使用的含义作明确界定。

3、完善商标立法,对商标抢注的法律界限重新划定

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进而可以认为,将他人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应视为商标抢注。商标抢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标抢注是指在原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广义的商标抢注包括以上情形,还包括抢注他人闻名公司名称或其他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的名称等在先权利为自己的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6: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标抢注相关文章
  • 如何对待浙江内衣抢注奥运商标的行为?
    1、如何对待浙江内衣抢注奥运商标的行为所谓的“恶意抢注”只是一个流行的称谓。根据现行《商标法》第31条的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先行注册他人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因此,“恶意注册”是指申请人以自己的名义,对他人以不合理或非法的方式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恶意抢占”的构成要件如下:(I)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一种主观要件。“恶意抢占”申请人将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申请为自己的商标。这种行为本身就侵犯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注册成功,就相当于以合法的方式进行盗窃。更严重的是,一旦注册成功,“恶意抢占”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后,他将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标,或者利用其处置权向注册人高价转让或者许可该商标。如达不到上述目的,将提起侵权诉讼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告赔偿。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这一主观因素的确立?我们不可能深入申请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主观愿望
    2023-05-07
    398人看过
  • 如何识别抢注商标的行为
    一,。如何认定商标抢先注册行为商标抢先注册是指因不正当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对较早使用且具有相当声誉的相同或类似商标,抢先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主观恶意,即注册人知道这是他人的商标,而他人尚未注册,抢先注册该商标。这种主观恶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从注册商标来看。如果注册商标为公众所知,无论注册人如何抄袭、复制或模仿,我们都可以在不借助其他证据的情况下确定注册人具有恶意主观方面②根据争夺注册的人的动机或目的来判断。如果注册人注册商标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转让,特别是为了敲诈注册人,则其行为可以被判定为“恶意注册”。上述深圳注册人的行为在此类“恶意注册”中有明显表现。在申请注册前,他们对商标原使用人的商标状况进行了详细研究。注册后,他们要求原始用户以高价赎回商标③可以从主题来判断。如果注册人和注册人的行业相同或相关,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注册人的主观“恶意”。此外,如果两者位于同一区
    2023-05-07
    87人看过
  • 如何判定抢注商标的行为
    ①从被抢注的商标来判断。如果被抢注的是公众熟知商标,无论抢注者采取的抄袭、复制还是模仿的方式,我们都无需借助其他证据即可确定抢注者主观方面具有恶意,是明知故犯。②从抢注者的动机或目的来判断。如果抢注者注册商标的目的不在于自己使用,而是为了转让,尤其是敲诈被抢注者,就可以判断其行为是“恶意抢注”。③可以从主体方面来判断。如果抢注者与被抢注者的行业相同或相关,我们基本上也可以推断抢注者主观方面的“恶意”。另外,如果两者位于同一地区或相距不远,前者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被抢注商标的情况,一般也可以证明“恶意抢注”行为的成立。一、简述商标的无效宣告制度简述商标的无效宣告制度是:1、绝对情形。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不具备可视性、显著性和合法性的,可以被宣告无效。另外,“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也属于商标无效的理由。2、相对情形。商标权同在先取得的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相冲突。违反《商标法》的
    2023-06-25
    147人看过
  • 如何认定商标抢注的行为?
    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提出申请,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已经侵占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注册成功,无异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窃。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注册成功,“恶意抢注”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会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或利用其处分权对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如果这些目的不能达到,则会提起侵权之诉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门举报并索取赔偿。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这是行为要件不正当手段,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关事项,但是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而言,不可能对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作出审查。因此,认定不正当手段,只可能在异议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抢注人申请撤销该商标的程序中,由被抢注人提出证据,证明申请人采用了不正当手段。注册成功,这是客
    2023-04-27
    460人看过
  • 如何判断抢注商标的行为?
    1、如何判断抢注商标行为抢注商标行为是指申请人因其代理或代表、贸易、合作、地理(地区)或与被申请人的其他关系而知道或应该知道被申请人的商标。被申请人因商品名称、作品、设计、名称等的知名度或其他因素而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优先权的存在,肖像等恶意抢先”是指以牟利为目的,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使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的行为“恶意抢先”主要出现在“申请优先”的授权原则中,商标抢先行为不仅困扰原权利人,给市场的公平竞争带来不利影响,也给商标审查机关带来巨大压力“《商标法》第31条规定,“已被他人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先行注册”。因此,“恶意注册”“指申请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他人以不合理或非法的方式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1)主观上,实施商标注册的当事人是恶意的,即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商标的在先创造和使用,并急于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申请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2023-05-07
    495人看过
  • 如何判定抢注商标的行为?
    抢注商标的行为就是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地域)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恶意抢注”大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商标抢注行为对原权利人造成困扰,给市场公平竞争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也给商标审查机构带来巨大压力。关于“恶意抢注商标”,《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因此,“恶意抢注”就是申请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将他人已经使用但尚没有注册的商标以自己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的行为。(一)在主观上,实施商标抢注的当事人都具有恶意,即明知或应知他人在
    2023-06-24
    390人看过
换一批
#商标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标抢注通常是指商标申请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已有在先商标或其他在先权利的存在,或具有某种不良动机而注册申请商标的行为。 2019年修订的《商标法》第4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 更多>

    #商标抢注
    相关咨询
    • 如何看待抢注互联网商标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8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利人可以选择以下两个法律途径来主张权利: 1、就初审公告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2、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权利人认为自己的商标被他
    • 如何看待商标注册人的商标权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0
      1、从商标权人自己进行商标管理的角度来说,“商标注册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个人认为,由此可得出,如果只是在一类上注册了商标,却在多类上使用,那么停止了注册的一类的使用,没有注册的类别上继续使用的,虽然也是一种实际的对注册商标的使
    • 如何看待商标权人商标权注册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1
      1、从商标权人自己进行商标管理的角度来说,“商标注册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个人认为,由此可得出,如果只是在一类上注册了商标,却在多类上使用,那么停止了注册的一类的使用,没有注册的类别上继续使用的,虽然也是一种实际的对注册商标的使
    • 何为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5
      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就是恶意抢注商标行为。认定不正当手段,只可能在异议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抢注人申请撤销该商标的程序中,由被抢注人提出证据,证明申请人采用了不正当手段。注册成功,这是客观要件或事实要件。
    •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如何认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4
      1、从商标构成角度分析,恶意抢注行为包括: (1)申请注册多件商标,且与他人具有较强显著性的商标构成相同或者近似; (2)申请注册多件商标,且与他人字号、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及其他机构名称、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构成相同或者近似; (3)围绕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在多个商品或服务类别上进行注册; (4)将他人商标进行拆分组合或同音、形似替换以及采用名人姓名的谐音。 2、从特定关系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