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重复诉讼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09 20:30:10 384 人看过

对于行政诉讼中涉及多个被告的情况,原告不同意变更被告后,又向法院提出变更被告的申请,且法院已作出准许,但原告不同意,此时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而对于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也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1.首先,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根据法院的告知,原告需要变更被告。然而,原告不同意变更,于是向法院再次提出了变更被告的申请。

2.如果原告在不同意变更被告后,又向法院提出了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申请,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最终答案:如果原告不同意变更被告,向法院再次提出变更被告的申请,而法院已经作出准许,原告在不同意变更被告后,又向法院提出了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申请,那么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4.当行政复议为选择程序,特别法规定的提起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短于申请复议的期限时,原告对某一行政行为的起诉因超过法定期限而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后,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当事人不服,又针对原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如何认定重复起诉

重复起诉是指同一当事人就同一案件或同一标的物向法院提起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重复起诉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院的公正审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出多次诉讼,但前提是这些诉讼应当基于同一事实或者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如果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出多次诉讼,但每次诉讼的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都不同的,则不构成重复起诉。

法院在认定重复起诉时,需要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主张和证据,并结合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法院认为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出多次诉讼的事实和证据存在较大差异,且这些差异足以影响法院的公正审判的,则可以认定当事人构成重复起诉。

如果法院认定当事人构成重复起诉,则应当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包括驳回重复起诉、撤销重复起诉等决定。同时,法院在认定重复起诉时,也应当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当事人因同一案件被多次起诉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要注意审查当事人提起的诉讼是否基于同一事实或法律关系。对于同一案件或同一标的物,当事人只能提起一次诉讼。如果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出多次诉讼,且每次诉讼的事实或法律关系都不同,则不构成重复起诉。但如果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出多次诉讼,且每次诉讼的事实或法律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足以影响法院公正审判的,则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法院在认定重复起诉时,需要综合判断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主张和证据,并结合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对于重复起诉的案件,法院应当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当事人因同一案件被多次起诉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2: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法如何规定重复起诉
    行政诉讼法未规定重复起诉,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了重复起诉,即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且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被前诉的裁判所包含的,则构成重复起诉。一、民事撤诉后还能再起诉吗?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准许原告撤诉的,原告再次提起诉讼法院是会受理的,但是如果构成重复起诉法院是不受理的。在司法实践中民事纠纷通常要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的,而提起民事诉讼时要注意符合起诉的条件,而案件的原告在法院作出宣判前是可以申请撤诉的。二、多人指证就可以定罪吗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
    2023-06-25
    8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如何规定重复起诉
    行政诉讼法未规定重复起诉,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了重复起诉,即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且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被前诉的裁判所包含的,则构成重复起诉。第三人撤销之诉可以重复起诉吗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不可以重复起诉的。不可以。第三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逾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予驳回。该6个月期间为不变期间和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延长、中断的规定。未上诉的,在原审法院。上诉,维持的,在一审法院;改判的或调解的,在二审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
    2023-07-27
    490人看过
  • 诉讼时效如何界定
    (一)行为概念学者们希望能对侵权行为作出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种定义的重心在于规范的可操作性。由于定义给出了侵权行为的识别标志及构成要件,法官只要按照三段论的推理方法,确定案件事实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便可作出判决。这样定义即成为法律实施的前提,成了法律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他们忽视对从形形色色具体的侵权行为中去发现其普遍性的原因或根据。侵权行为尽管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了某种行为的侵害。侵权行为人是主体,被侵害的客体是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的合法权益,主体通过各种侵权行为作用于客体之上,成了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在主体、行为和客体的关系中,客体是单一的,主体和行为则是多重复杂的。客体的单一性为界定侵权行为的概念提供了基础。(二)侵权行为内涵历史上,关于侵权行为概念的表述远没有现代学者们复杂。在举世闻名的罗马法名著查士丁尼所著的《法学总论》中
    2023-03-09
    189人看过
  • 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重复起诉
    一旦一个法院就认定一个诉讼是否为重复起诉,除了判断起诉人、诉讼请求等主观要素是否同一外,另外一个重要标准是判断前后两诉的客观要素即诉讼标的是否同一。由于诉讼标的决定着判决的约束力,因此准确厘定诉讼标的尤为重要,基于行政诉讼的全面审查原则;人民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审查不限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而是要围绕着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此作出相应裁判。因此,行政诉讼的标的就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是行政行为指向的具体内容。该行政行为立案后,当事人又在其他法院起诉的,构成重复起诉。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认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规定是:没有复议的,原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为任意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为共同被告。《行
    2023-07-23
    15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重复起诉如何认定
    对于行政诉讼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应当以同一当事人、同一诉讼请求和同一事实理由作为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应当以同一当事人和同一诉讼标的作为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应当以同一诉讼标的作为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同意第三种观点,主要理由如下:由于与被诉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对象常常不是唯一,因此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也不是唯一;又由于行政诉讼适格被告的认定较为复杂,因此原告对适格被告的认识也时有偏差;但无论当事人有何不同,由于行政诉讼的审查客体恒为被诉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一旦受理案件,都将在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不会因为不同的当事人参加诉讼而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不同的裁判。与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适用的是有限的不告不理原则,行政诉讼浓厚的职权
    2023-03-14
    46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重复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的重复诉讼判定方式如下:若在行政案件审理中或者审理结束,作出判决后,有其他人又以该案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认定为重复诉讼。一、行政诉讼法是实体法吗行政诉讼法不是实体法,而是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而行政诉讼法这种诉讼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规定和确认权利和职权以及义务和责任。因此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应该采取严格的方式来进行对待,用程序流程化的方式进行对待。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对有关内容的规定如下: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四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
    2023-06-25
    39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重复诉讼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5
      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重复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25
      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 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
    • 要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重复诉讼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7
      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
    • 行政诉讼的重复诉讼该如何认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4
      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重复起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30
      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