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当事人如何寻求法律救济
当遭受交通事故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援助:
第一,报警并取得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二,保留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医疗证明等;
第三,与保险公司沟通理赔事宜;
第四,寻求律师协助处理交通事故索赔。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和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期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期限一般为十日,从现场调查之日起计算。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三、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分为哪几级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分为以下几级: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全部责任,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担事故的责任;
2.平等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相称的,双方负平等责任;
3.主次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4.无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
当事人如何寻求行政处罚救济?
132人看过
-
当事人责任与交通事故责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122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死老人家属寻求法律救助
19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不清,可否寻求法律救助?
419人看过
-
私了交通事故还能否寻求法律救助
127人看过
-
当事人如何起诉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42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当事人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如何寻求法律救济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3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第一步:明确要“告谁”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第二步:拿到证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机关,虽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经当事人予以质证,不能当然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它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
-
交通事故后受害方要求赔偿交通事故中受害方应当如何寻求法律救济呢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3可起诉车主、实际驾驶人及保险公司、出租车公司等要求赔偿,民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方可在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
-
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受害方应如何寻求法律救济?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6车祸肇事者不承担责任怎么办?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 第一步:明确要“告谁” 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在“告谁”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发生事故时对方所驾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那就直接起诉他。如果车辆另有其主,可以将肇事司机与车主作为共同被告一
-
在法律上,当撤销权被撤销后,当事人如何寻求救济?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24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定期间内,若超过该期限则无法继续行使。计算撤销权的时间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2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
-
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服时,如何寻求法律救济途径?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28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当通过原高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再审材料。 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申请人,其对方当事人为被申请人。申请再审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应当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允许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 申请再审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