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盗窃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六十五条【盗窃罪】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
盗窃他人财物属于哪种犯罪行为?
353人看过
-
他人盗窃后开车运输赃物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176人看过
-
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
413人看过
-
将盗窃财物质押他人变现后逃跑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234人看过
-
政府机构保安看车库时盗窃他人车内财物构成何种犯罪
136人看过
-
趁他人抢劫拿走被害人财物行为人捡漏构成何种犯罪
19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不构成犯罪的,盗窃罪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0要求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些情况构成犯罪,可以判刑。有些情况不构成犯罪,可以治安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指使他人收购盗窃所得财物的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是否构成数罪并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7指使他人盗窃后收购盗窃所得财物,涉嫌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数罪并罚,从严惩处。《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
-
将他人盗窃的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1情况不明占有他人财物包括合法滞留或非法侵占合法滞留包括:行使滞留权等,一般涉及债权债务纠纷,有可能涉及第三人的合法财产,这种情况不属于非法占有,一般需要协商或诉讼解决非法占有包括:非法侵占,职务侵占,贪污,盗窃等情况非法侵占的情况,主要包括一个是将他人委托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而不予归还;二个是捡拾他人遗失物品数额较大而不予归还,占为己有。这种情况需要具备:一是对象必须为他人交付保管的财物或者是遗失、
-
盗窃后归还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8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满足成为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时间性和客观性。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形,但《刑法》第24条之“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不是说犯罪既遂之后也可以存在犯罪中止,而是与前面的“在犯罪过程中”结合,规定了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犯罪实行终了前“自动放弃”,未造成或者减轻既定后果的成立犯罪中止;二是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后,犯罪既遂前,通过积极的悔改行为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成立犯罪中止。因此,犯罪既遂之
-
进入他人租住的房屋,盗窃财物的,是入户盗窃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