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怎么处罚,要怎么防范网络诈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9:20:28 126 人看过

一、网络诈骗怎么处罚

实施网络诈骗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要怎么防范网络诈骗?

1、不贪便宜。

2、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那些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18日 0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多少钱算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诈骗如何防范
    一、多少钱算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没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便不是网络诈骗。所以网络诈骗仍属于诈骗罪,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三千元至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对于不构成刑事诈骗的,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此外,在国家严厉打击网络诈骗情形下,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023-02-23
    89人看过
  • 网络电信金融诈骗怎么防范预防
    一、防范电信网络金融诈骗:纵观各类网络金融骗局,诈骗分子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且手段不断翻新。作为网络金融用户,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牢记“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范金融诈骗。“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两码”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三要素”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四要”: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支付等交易时,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
    2023-04-02
    168人看过
  • 网络诈骗多少钱算犯法,网络诈骗怎样处罚
    虽说公安机关对于网络的管理已经更新完善,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管理的水平很难会跟上脚步,所以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在当前社会还是时常能够接触到,而且人们对于网络诈骗没有明确的法律概念,不知道如何才算是犯法,那具体来说网络诈骗多少钱算犯法呢?网络诈骗多少钱算犯法网络诈骗即是犯法,不过诈骗罪的量刑起点为2000元。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16法发〔1996〕32号: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
    2023-06-02
    240人看过
  • 网络诈骗应注意防范什么?
    一、网络诈骗应注意防范什么?网络诈骗常用手段1.以答应贷款要求博取信任,并找各种借口要求提前汇款。2.发布虚假贷款信息。诈骗分子仿冒真实网站地址及页面内容,插入各种虚假贷款信息;3.花言巧语骗取定金。在大学生浏览网站信息后,诈骗分子会利用QQ、手机等与对方取得联系;防范方法1.寄钱转账需提防谨慎。保持冷静的思考,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避免受骗的事情发生。2.确认联系方式真实性。对于联络方式,可以拨打114核实对方地址的真实性。3.确认网站网页的真实性。在浏览正规网页时,不要搭理自动弹出的网页或网站。注意事项1、应掌握以下诈骗信息特点:(一)虚假购物、拍卖网站看上去都比较“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等,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二)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非公司,订货方法一律采用先付款后发货
    2023-06-02
    419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案怎么判刑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增强自我意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很多网页挂马都为广告方式使网友中毒,所以不要贪速度,很容易就一不小心点错。为电脑安装强有力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时更新,提防黑客侵入。网络诈骗,按诈骗罪进行处罚。二、诈骗罪的涉案金额及判刑标准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題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2023-06-02
    52人看过
  • 网络诈骗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网络诈骗如何处罚?
    一、网络诈骗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没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便不是网络诈骗。二、网络诈骗如何处罚?(一)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
    2024-01-14
    331人看过
  • 网络诈骗去哪报警网络诈骗要怎么举报
    网络诈骗去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或者拨打报警电话报警,如果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犯罪嫌疑人所在地报案。网络诈骗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去公安机关进行举报。一、受骗到哪里报案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搜集证据、及时报警。被骗后可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也可以直接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就是你可以选择在你的所在地报案,如若你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报案,两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报案后均应受理。二、如何举报银行卡参与赌博举报银行卡的持有人参与赌博的,当事人可以拨打报警电话,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三、网贷被诈骗,怎么判被骗后要赶紧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借条、联系方式、地址、聊天记录、照片、网址等。
    2023-03-12
    202人看过
  • 通讯网络诈骗是什么及怎么防范
    一、什么是通讯网络诈骗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网银等手段进行的诈骗。犯罪分子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短信群发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银行卡、ATM等工具,运用网银技术、变号技术、网络电话技术(VOIP)、短信群发技术等手段,具有高科技性、隐蔽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二、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方法1、冒充身份居多,务必要核实身份电话诈骗类最多的是以冒充身份(包括银行工作人员、公检法人员、国家税务人员、客服人员、熟人、领导)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熟人、朋友,以自己受伤住院等为理由请求事主汇款;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贩毒等为理由,要求配合调查,将资金冻结至“安全账户”实施诈骗。在接到类似电话后务必要核实对方身份,找亲朋领导核实,或拨打110报案求助,一个电话就能轻松破解。不要轻信对方“忽悠”,不要随意透漏个人信息、银行卡资料等,公安机关、司法机
    2023-06-03
    356人看过
  • 网民应该怎么防止网络诈骗
    一、网民应该怎么防止网络诈骗网民防止网络诈骗的防范如下:1.不要随意拨打网上的电话;2.去正规的官方网站,注意防范钓鱼网站;3.购物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4.保管好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5.账号密码要及时更换;等等。二、网络诈骗的典型特点有哪些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主要如下:1.网络诈骗犯罪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2.网络诈骗犯罪网络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3.网络诈骗犯罪链产业化;4.诈骗手法多样化,更新速度快;5.诈骗高危人群犯罪手法多样化,交叉化趋势明显。网络诈骗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骗取他人财产的诈骗手段。如果犯罪的主要行为发生在互联网上,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骗取大量公私财产。其行为也构成诈骗罪。三、网络诈骗案一般多久可以结案?网络诈骗的结案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案件情况来确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根据一般推算来定,公安侦查时间三个月,检察
    2023-11-27
    480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是怎样的,电信网络诈骗有什么处罚
    一、电信网络诈骗是怎样的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冒充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招嫖等各种形式进行诈骗。二、电信网络诈骗有什么处罚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处理有什么困难很多人很困惑的问题。骗子都留了电话、留了账号抓起来不就完了吗,其实远远不像一般善良的人们想象得这么简单。因为电信诈骗不像普通的盗窃、打架有痕迹物证,
    2023-06-23
    410人看过
  • 【怎么举报网络诈骗】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继“华中师范大学3G移动通信网”案和“海口特大高招诈骗”案后,高招网络诈骗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者将华师大概况与3G移动通信移动特色班编排在一起,并以华师大名义向全国公开招收特色自考生,承诺在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的自考本科文凭,成绩排名前80%者安置就业,100%推荐就业。经公安部门确认,这纯属诈骗行为。而后者则通过雇用电脑黑客篡改录取信息进行诈骗,涉及考生遍及17个省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教育部近日公布7个登载诈骗信息的网站,这些网站大都刊登虚假招生广告,通过发布所谓办理高考入学,销售大学文凭等信息收取相关的报名费、劳务费。更有甚者,不惜花大力气做网站,这些网站以假乱真,考生一不小心,便会打开这些虚假网页。北京工业大学招办主任党杰说:“这些假网站公布虚假信息,是对考生利益的极大损害。因为受骗的考生并不能像网站上所宣称的那样获得各大专院校的正式注册资格。而且他们很可能错过其他的发展机会。”
    2023-06-11
    235人看过
  • 怎么处罚网络贷款诈骗罪?
    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网络贷款诈骗罪判多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
    2023-07-04
    401人看过
  • 怎样防范网络诈骗才是对的
    一、怎样防范网络诈骗1、链接要安全在提交任何关于你自己的敏感信息或私人信息–尤其是你的信用卡号–之前,一定要确认数据已经加密,并且是通过安全连接传输的。你的浏览器和Web站点的服务器都要支持有关的工业标准,如SET(SecreElectronicTransaction)和SSL(SecreSocketsLayer)等。2、保护电脑安全确保电脑防火墙、防毒软体等维持最新更新状态,以防各类病毒或木马侵入。在线进行大额度交易前,最好先查查电脑是否中毒。二、网络诈骗怎么量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2023-06-02
    224人看过
  •  网络集资诈骗防范策略
    网络集资诈骗问题最新特点包括受害人群扩大、犯罪速度加快、犯罪范围扩大、共同犯罪减少以及多发生在P2P领域。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加强行业自律和推行底线标准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管控虚假宣传,准确理解市场准入与市场门槛的关系,并加强自组织服务工作。网络集资诈骗问题的最新特点:1.受害人群扩大,涉及范围更广。2、犯罪发生的速度更快、影响也加大。3、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不再以普通熟人为主。4、共同犯罪减少。5、目前多发在P2P领域。对策:1、捋顺权责,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2、加强行业自律、推行底线标准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3、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4、管控虚假宣传。5、准确理解市场准入与市场门槛的关系。6、加强自组织服务工作。针对网络集资诈骗的对策针对网络集资诈骗的对策: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集资诈骗案件
    2023-10-30
    3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网络诈骗怎样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具体怎么防范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16
      “四要”: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 网络诈骗50万怎么判,网络诈骗如何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27
      《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网络信息诈骗怎么判,网络诈骗怎么定刑,网络信息诈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1
      网络诈骗也属于诈骗的一种,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处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网络诈骗最低受案标准是如何的怎么防范网络诈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9
      网络诈骗最低受案标准是3000元及以上,防范网络诈骗的方式是: 1、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正确的网址; 2、在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 3、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
    • 多少钱算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诈骗如何防范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0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三千元至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