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离开本地市后取保候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27 21:00:13 44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和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阐述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离开本市,但必须遵守特定的规定,包括在传讯时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以下规定: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然而,如果经过执行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离开本市。

被取保候审的人,都必须遵守以下的规定:

一、没有执行机关批准的,都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改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能采取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具体措施】如何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被告人不失自由,同时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当事人未能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导致案件无法顺利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家介绍如何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

首先,在取保候审期间,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定是不得离开所居住的房屋和指定的活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房屋;

(二)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三)不得从事与案件有关的活动;

(四)接受执行机关的询问。

其次,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案件调查,不得拒绝接受询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配合侦查机关的调查,并如实回答询问。对于需要到案接受询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离开所居住的房屋和指定的居所,到案接受询问。

最后,当事人应当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生活规律,不得违反规定从事可能导致案件性质发生变化的活动的。

总之,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当事人应当遵守的基本义务。在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认识到取保候审制度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并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生活规律,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被告人不失去自由,同时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当事人未能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导致案件无法顺利进行。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家介绍如何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首先,在取保候审期间,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定是不得离开所居住的房屋和指定的活动范围。其次,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案件调查,不得拒绝接受询问。最后,当事人应当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总之,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当事人应当遵守的基本义务。在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认识到取保候审制度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并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生活规律,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12: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视居住相关文章
  • 取保候审多久能离开本市
    取保候审后,只有经过执行机关批准以及取保候审解除的,被取保候审人才能离开本市。取保候审解除,包括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和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情形。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后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和有关单位。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守以下规定:一、待在所居住的市、县,不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二、在改变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二十四小时以内,报告执行机关;三、被传讯后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刑拘多久能取保候审刑拘后取保候审的时间没有限制,只要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不管多长时间内都可以办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2.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3.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
    2023-08-04
    165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能离开本市吗
    可以离开本市。1、取保候审人可以离开本市,但是取得执行机关的批准才可以离开。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未经公安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市、县;3、如果自己的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生变动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4、自觉遵守在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可以离开案发地吗取保候审可以离开案发地,但必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以及办案机关的同意。因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而且若是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
    2023-08-14
    285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县到本市吗
    取保候审期间要离开所在县、市的,应当由执行机关批准。一、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会被拘留么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如下: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二、我国法律里取保候审可以坐飞机吗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坐飞机,但是乘飞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须经执行机关批准。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了防止当事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三、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是否可以出辖区范围取保候审期间的嫌疑人可以出辖区范围,但需要事前申请并取得执行机关的批准。对于被取保候审的当事
    2023-03-08
    312人看过
  • 取保候审可以离开在本市吗
    取保候审可以离开本市,但必须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能离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其居住的市、县;(二)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通讯时及时到达案件;(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下列一项或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二)不得会见或与特定人员沟通;(三)不得从事特定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和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累犯可以取保候审吗原则上有累犯嫌疑的人如果取保候审很难保证“不致危害社会”,所以对有累犯嫌疑的人不应该适用取保候审。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累犯取保候审的难度较大,一般是不会办理取保候审的。明确的规定能找到的有《公安机
    2023-08-18
    183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县到本市吗?
    一、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县到本市吗?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县到本市,具体理由如下:《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
    2023-06-17
    369人看过
  • 取保候审人员能否离开所在城市?
    一般不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罚款,并在执行后三日以内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内,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取保候审期间离开市、县的后果是什么取保候审期间离开市、县的后果如下:1、保证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罚款,并在执行后三日以内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2、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内,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3、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批准逮捕。在取保候审、监
    2023-07-02
    69人看过
换一批
#取保候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监视居住
    相关咨询
    • 取保候审不能离开本市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1
      取保候审,经过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并经批准后,能离开他所在的地方。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市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3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取保候审后能不能直接离开本市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9
      在取保候审期间,私自离开本市可能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将可能重新送看守所羁押。 取保候审是指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属于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的一种不会影响判刑,但一般适
    • 取保候审可以离开在本市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8
      取保候审可以离开本市,但必须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能离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其居住的市、县;(二)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通讯时及时到达案件;(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
    • 在外地取保候审是否能回本地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2
      1、在外地取保候审,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能回本地。 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