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2 17:40:07 441 人看过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滥用职权,或者严重疏忽或不负责任,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权,致使公共财产遭受损失的行为。具体要件包括:1.利用职权之便;2.滥用职权;3.严重疏忽或不负责任,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权。职务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例如,贪污罪的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具体要件如下:

1.利用职权之便;

2.滥用职权;

3.严重疏忽或不负责任,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权。

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作出处罚。贪污罪的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具体要件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具体要件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二是利用职权或公共管理职权,三是非法利用职权或公共管理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这三点是职务犯罪的核心要件,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职务犯罪的关键。同时,职务犯罪还要求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职务犯罪,仍然实施该行为。因此,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职务犯罪时,需要同时满足这三点要件。

职务犯罪具有三个核心要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利用职权或公共管理职权、非法利用职权或公共管理职权谋取非法利益,同时要求具有故意。只有同时满足这三点,才能被认定为职务犯罪。因此,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职务犯罪时,需要同时满足这三点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求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有以下三种:1、利用职务之便;2、滥用职权;3、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职务犯罪构成要件是:1、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2、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3、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4、客观要件是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166)一百六十六条,国有公司、企业、
    2023-07-02
    410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点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根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职务犯罪的四要件1、职务犯罪主体: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2、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3、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状态。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
    2023-07-04
    139人看过
  • 什么是职务犯罪的客观要素?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素包括客体和客观方面。职务犯罪的对象一般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国家公务活动的诚信、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常活动和公司财产。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和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职务犯罪的客观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利用职务便利;2、滥用职权;3、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职务犯罪客观行为有哪些?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4、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5、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6、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
    2023-07-07
    355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怎么样的?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一、行贿罪属于职务犯罪吗行贿罪不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二、18大以前的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其中腐败是最突出的表现,严重破坏了
    2023-04-12
    121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怎么样的?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认定核心内容: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本文将为你讲述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认定。【文章导航】(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认定(三)职务犯罪的手段问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通说认为,职务侵占
    2023-08-01
    98人看过
  • 职务犯罪有什么客观要件的认定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根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例如贪污罪,其客观方面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一、贪污的方式有哪些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已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概括起来侵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应上交的不上交,应支付的不支付,应入帐的不入帐。二是将自己管理、使用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卖或擅自赠送他人;三是将追缴的赃款赃物或罚没款物私自用掉或非法据为私有。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如果出纳
    2023-03-13
    39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0
      1、职务犯罪的客体一般有以下两方面组成。 一、国家公务活动的廉洁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常活动及公司财产。 二、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及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2、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二、是滥用职权; 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2
      首先,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二是滥用职权; 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1-03
      1、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2、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腐败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
    • 什么是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4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二是滥用职权; 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根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 例如贪污罪,其客观方面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 职务犯罪中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15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职务侵占罪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