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秩序扰乱的法律规定和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22:23:52 53 人看过

扰乱单位秩序是法律如何界定的

法律对扰乱单位秩序的界定,是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事务无法进行。如果给上述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法律是如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罪的

民警随后在某直播平台上发现了现场的视频,虽然只是拍摄,但视频中的男子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口吐脏话,给周围的乘客和车厢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沿线的车站的蜀黍们加强了日常巡逻。4天后,13号线金沙江路站的蜀黍果然在站台上又发现了这名“疯狂主播”和他的“御用摄像师”。

二人事后承认,之所以在车厢里作出种种粗鲁行为,只因地铁里人流众多,便于在直播平台上吸人气,没想到“人气”没吸到,倒是气到了他人,还把警察给吸来了。目前二人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处以行政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怎么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地铁内直播装神经病,严重扰乱了地铁秩序,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交通出行,符合上述违法行为的构成,因此,二人受到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1: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扰乱单位秩序行为
    一、如何认定扰乱单位秩序行为扰乱单位秩序,一般是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使他们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扰乱单位秩序是指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扰乱是指造成秩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使单位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所谓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指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行为人扰乱单位秩序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暴力性的扰乱,也可以是非暴力性的扰乱。如在机关、单位门前、院内哄闹、大肆喧嚣,强占或者封锁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营业所、教室,辱骂、威胁、殴打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等。二、扰乱单位秩序行为如何处罚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
    2023-07-28
    358人看过
  • 多次扰乱单位秩序如何定罪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规定扰乱单位秩序罪。如果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已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法院怎么判呢?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既遂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结伙扰乱治安如何判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导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因而造成严重损失的,那么对首要分子
    2023-06-28
    369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单位秩序以及扰乱单位秩序的处罚是什么
    一:什么是扰乱单位秩序扰乱是指造成秩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使单位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所谓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指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行为人扰乱单位秩序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暴力性的扰乱,也可以是非暴力性的扰乱。如在机关、单位门前、院内哄闹、大肆喧嚣,强占或者封锁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营业所、教室,辱骂、威胁、殴打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等。本行为表现为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影响工作、生、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实施这种行为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施加压力,制造事端,以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发泄不满情绪。二:扰乱单位秩序的处罚是什么根据《
    2023-06-12
    341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者,纠集3人以上是指包括
    2023-08-05
    135人看过
  •  扰乱车站秩序的罪名定义
    一般违法行为可被罚款或警告,较重违法行为包括多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阻碍工作人员维护秩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等情形,可按情节较重适用处罚,包括罚款和警告。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包括:1.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的秩序;2.根据不同情况,可被给予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1)多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过;(2)阻碍、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3)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4)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的;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可按情节较重适用处罚。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侮辱公共场所设施、故意损毁公共场所设施、违反规定携带宠物进入公共场所等行为。公共场所秩序是社
    2023-11-14
    416人看过
  • 具体分析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扰乱单位秩序不是犯罪。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认定为扰乱单位秩序。处罚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是怎么样的呢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本罪的只能是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
    2023-07-06
    160人看过
  •  如何避免单位秩序被扰乱?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构成要素包括客体是社会秩序、行为人具有扰乱单位秩序的意图、实施了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组织的正常活动,具体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秩序、生产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只有扰乱社会秩序的主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者才能构成本罪。主观要素只能由故意构成,行为人通常试图通过干扰活动制造麻烦、给机关、单位和团体施加压力或发泄不满。扰乱单位秩序罪的构成要素包括: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秩序;2.行为人具有扰乱单位秩序的意图;3.实施了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这里提到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和人民组织的工作秩序、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秩序。侵权对象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组织;2、客观要件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导致其工
    2023-08-18
    172人看过
  • 扰乱单位秩序罪是哪一条?
    聚众扰乱单位秩序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扰乱单位秩序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聚众扰乱单位秩序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其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是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导致其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主体是
    2023-07-11
    399人看过
  • 扰乱单位秩序罪表现形式
    扰乱是指造成秩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使单位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所谓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指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行为人扰乱单位秩序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暴力性的扰乱,也可以是非暴力性的扰乱。如在机关、单位门前、院内哄闹、大肆喧嚣,强占或者封锁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营业所、教室,辱骂、威胁、殴打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等。一、如何才能正确认定寻衅滋事罪?(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
    2023-03-13
    148人看过
  • 扰乱单位秩序会被立案吗
    一、扰乱单位秩序扰乱是指造成秩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使单位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所谓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指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行为人扰乱单位秩序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暴力性的扰乱,也可以是非暴力性的扰乱。如在机关、单位门前、院内哄闹、大肆喧嚣,强占或者封锁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营业所、教室,辱骂、威胁、殴打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等。二、扰乱单位秩序会被立案吗扰乱单位秩序的是不构成犯罪,不会被立案侦查,但是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
    2023-03-19
    237人看过
  • 强揽工程、扰乱单位秩序案
    8月1日,月湖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在嘉和山庄强揽工程、扰乱单位秩序案,违法人员祝公良被治安拘留。8月1日中午,月湖公安分局梅园派出所接到报案:有一伙人强揽嘉和山庄二期工程土方回填工程项目,并在工地上闹事,威胁工地施工人员。接到报案后,梅园派出所立即向分局报告,月湖公安分局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此案专案侦察。经外围调查取证,专案组很快确定了怀疑对象,并于当晚将违法人员祝公良抓获,经初步查明,祝公良,男,1975年7月出生,小学文化,月湖区梅园办事处祝家村人,无业。2003年因吸毒品被送劳教,目前还在所外执行期间。审讯中,祝公良对其强揽工程,威胁工地施工人员,扰乱工地秩序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祝公良已被治安拘留。
    2023-06-06
    461人看过
  • 扰乱单位秩序罪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扰乱单位秩序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没构成犯罪的,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6-03
    306人看过
  • 如何区分扰乱单位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相比,主要区别如下:一是,危害程度不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实施的扰乱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并造成了严重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司财产重大损失等。扰乱单位秩序行为在客观方面虽然也造成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但尚未造成“严重损失”。二是,处罚对象不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处罚对象是在扰乱社会秩序行为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和主动参加扰乱社会秩序活动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积极参加者。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的处罚对象包括所有从事扰乱行为的人
    2023-06-03
    395人看过
  • 了解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清单
    扰乱法庭秩序罪一般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触犯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犯罪嫌疑人,出现以下情况的,通常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处罚金:第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第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第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不听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第四、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情节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罪认定1、本罪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其构成必要条件,只有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才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因此,对那些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不严重的,经劝阻、制止,停止实施扰乱行为的,不应认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2、本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主观罪过形式方面为直接故意,也即行为人决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希望自己的行为干扰法庭秩序。因此必须把那些由于情绪激动、亢奋,或者
    2023-07-01
    41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罪名判定扰乱单位秩序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4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的规定,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条件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主体是一般主体,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
    • 对扰乱单位秩序者的处罚规定是什么,对扰乱单位秩序者的处罚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7
      对扰乱单位秩序者的处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下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一般是指多次扰乱单位秩序或者造成较大影响、较严重后果的情形。对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所谓首要
    • 扰乱单位秩序的司法解释?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5
      没有专属的司法解释。扰乱单位秩序一般是扰乱政府机关组织,企事业单位秩序使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但一般不造成严重损失,只造成治学混乱。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扰乱单位秩序治安处罚,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4
      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一般是指多次扰乱单位秩序或者造成较大影响、较严重后果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