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当我们在探讨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合同在法律上的性质。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从法律角度来看,被认定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同,即无效合同。
1.这并不意味着该合同自始至终都无效,而是赋予了受欺诈方一种选择权——他们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2.如果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它将直接被视为无效合同,且这种无效性自合同订立之时起便不存在法律约束力。
3.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这一规定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的性质。
二、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后果
当合同是基于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的时,其法律后果是合同被视为可撤销。
1.一旦合同被撤销,它将自始无效,这意味着合同从订立之初就没有产生任何法律约束力。
2.在合同被撤销后,合同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1)如果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应当进行折价补偿。
(2)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各方都有过错,那么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些规定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和第一百五十七条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三、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种类
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没有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并未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却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
2.超越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即代理人在其代理权限之外,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3.代理关系中止后签订的合同。这指的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但原代理人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
哪些合同属于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429人看过
-
欺诈订立合同的后果,欺诈订立合同报警吗
281人看过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撤销后怎么执行?
75人看过
-
能否取消因合同欺诈签订的合同?
231人看过
-
假合同签订是否属于欺诈行为?
493人看过
-
隐瞒情况签订合同属于欺诈吗
381人看过
-
合同由于欺诈而订立有效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4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无效。 一方在欺诈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被欺骗方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但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法上关于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法律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6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
-
2022年因欺诈而签订的合同有效力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04因欺诈而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之前是有效的,撤销之后自始没有效力;如果合同因存在欺诈损害了国家或者集体利益,则合同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撤销后怎么执行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5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属于诈骗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4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凡涉及法定故意的行为,如果在签署、执行各类合约过程中,通过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将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犯罪行为。此类犯罪行为的具体形式包括使用虚假的公司实体或者假托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或者利用伪造、篡改、作废的金融凭证或其他虚假的资产所有权证明进行担保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