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及其规范意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8 04:50:07 368 人看过

关键词:示众/人格尊严/宪法权利/人格权/防御功能

内容提要:人格尊严早已入宪,成为中国公民在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一宪法权利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内涵远未显现出来。本文结合深圳卖淫女示众事件,基于规范分析法学的立场,通过阐释中国宪法第38条的意旨与内涵——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所具有的规范内涵,剖析宪法上人格权保护体系之逻辑结构,即规定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某些具体人格权,应当成为宪法对人格权进行保护的模式,以期对法学界在此问题上存在的一些歧见予以澄清。

一、个案、社会舆论与问题意识

2006年11月29日深圳市福田警方召开广场大会,对百名卖淫女和嫖客进行公开处理。当事人全部身着黄衣,面戴口罩,面部除双眼外全被遮住,现场有逾千人围观。警方分别读出他们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籍贯,宣布各人行政拘留15天。每读出一人的资料,警察便押身边的犯人上前一步确认身份。此事一经报道,备受舆论关注。

卖淫嫖娼确为不良社会现象,理应依法作出处罚。有舆论认为,让涉黄人员曝光,既给其以惩罚,又能教育群众,还可震慑潜在的违法者,可收多重社会效益。有舆论认为,警察运用过分渲染的执法手段是否有点过分?会不会侵犯当事人的基本人权?卖淫嫖娼固有害于社会,但不至于要示众、开公开处理大会吧?甚或有人对卖淫女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不乏同情之理解。还有舆论认为,公开处理这种做法除显示公权力的强大与政府扫黄决心之外,无疑残酷剥夺了弱者最后一丝人格尊严,或使当事人陷于绝望而自弃,或羞辱难当而蓄意报复,势必加大改造她们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难度。这种执法方式暗示人们:对于违法犯罪的人是可侮辱其人格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示众的解释是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犯人,其特点是通过羞辱当事人的人格,达到杀一儆百之目的。为遏制文革期间这种蔑视人之尊严的传统痼疾,1982年人格尊严入宪。[①]作为公安执法的法律依据,2006年3月生效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显然,此公开一词非公开示众、公开处罚之意,而是要求警方遵循正当程序,防止少数执法人员暗箱操作。相反,卖淫女示众事件让人看到的是超越法定界限的警察权的恣意运作。即使对于被指控的罪犯,政府也必须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敬,视她们为人而不是视为惩罚的机会,不然就否认了她们作为个人所要求获得平等尊重的权利。[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0日 16: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拘留相关文章
  • 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
    精神损害赔偿
    一、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在民事法律当中,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1、生命权的实质和价值,体现为“生命安全维护权2、姓名权是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3、肖像权是自然人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的权利。4、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5、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权利。二、死者是否享有人格尊严权在《民法典》的规定当中,死者的人格利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
    2023-04-30
    360人看过
  • 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的区别
    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有区别的,人格权是人格权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权益的保护。人格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基本权利。认为人格权指公民对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一般人格利益予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法律上,人格权是多种多样的,如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隐私权等等。还包括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人的基本权利。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
    2023-02-28
    194人看过
  • 人格尊严不应成为“奢侈品”
    因为被怀疑偷盗了宿舍内的DVD,东莞东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杨昌开被该厂安全主任用衣架套住颈脖,绳索反绑,挂牌游街一个多小时,而自始至终,厂方没有找到其偷盗DVD的证据。(《南方都市报》5月6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一名无辜者施以捆绑游街的惩罚,显然是对其人格尊严的肆意践踏,诸如此类的新闻并不鲜见:有工人被强迫向老板下跪,有女工被怀疑偷窃产品而遭集体搜身,还有小保姆的日记被主妇翻看并恶意点评,直至游街示众将野蛮和残酷演绎到了极致。事件的情节或许各有差异,但主角都从属于同一个群体——社会底层,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收入微薄,文化水平偏低,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当他们自身被不断边缘化的同时,他们的人格尊严也往往遭受无端的侮辱和损害。之所以会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2023-06-08
    87人看过
  • 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荣誉权属于身份权,而名誉权属于人格权。荣誉权只能由那些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作出贡献并获得荣誉称号的主体所享有,而名誉权是每个公民和法人普遍享有的权利。因而名誉权是始终由主体享有,具有专属性,一旦丧失名誉权,主体的独立人格也将难以继续存在。荣誉权则不同,主体不享有荣誉权并不影响到主体资格的存在与否。法律规定禁止非法剥夺公民和法人荣誉称号,但如果主体的行为表明他人应当继续享有某种荣誉称号,或违背了有关授予其荣誉称号的规定,则有关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依法剥夺其荣誉称号。此种剥夺尽管导致主体对该项荣誉权的丧失,但并不否定该主体独立人格的存在。第二,客体不同。荣誉权是对国家或社会组织授予某个主体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权利。而名誉权则是主体对其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社会评价所享有的权利。名誉与荣誉称号具有一定联系,如获得某种荣誉称号,意味着主体在某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而丧失某种
    2023-02-17
    316人看过
  • 著作权的权利及其保护范围
    版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版权是复制的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品的分类越来越细,种类越来越多。一般说来,在文学、艺术、科学三个领域,著作权的客体是这种思维的产物,这种思维有别于其他思维,具有独特性和独特性,可以复制。产品要享有著作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作者发表的作品要体现某种特定的艺术、情感或思想形式;二是作者的作品不能复制,不能完全相同,而要独树一帜,作者作品所代表的文艺形式应当属于文学、艺术、科学的范畴,符合上述特征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保护。我国法律赋予著作权人这一权利。著作权的保护可以使著作权人创作的作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人从事作品创新,丰富我国的知识产权,那么版权保护的范围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著作权保护主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有创作相关作品的作者都是我国的合法公民,这类人员可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的著作权主体:法人
    2023-05-07
    156人看过
  • 性工作者的人格尊严如何维护
    春节假期刚过,政府对东莞色情行业发起的一场打击,以及官方媒体持续的口诛笔伐,成为了一颗引爆舆论场的炸弹。具体的过程毋庸赘述,然而东莞事件的最大悲哀是,一个原本清晰明了的道德问题倒变成了聚讼纷纭的主要争议。那些呐喊东莞不哭、东莞挺住的人更多是在展现一种姿态,表达一种反讽,对性交易行为的道德同情的不当与荒谬自不待言。的确,人的性欲望不可能被彻底压制,然而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健康社会,其主流的价值观都不可能赋予性交易及其参与者以正面的道德评价,中西皆然。且不说大多数西方国家仍认定性交易非法,即使在将性交易合法化的国家,对其的道德否定依然存在。因为性交易是对人之作为一种高贵生命体的价值的玷污,尤其是对女性的人格侮辱。一个女性不需要出卖肉体就能有尊严的生活的社会,一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问题是清晰的,但现实问题则是复杂而灰色的。在法律上究竟是对性交易规定为合法还是非法,这是一个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合法
    2023-06-08
    149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才能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更多>

    #行政拘留
    相关咨询
    • 人格尊严是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 人格尊严是一种什么样的基本权利?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4
      人格尊严是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它不同于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也不属于人身自由的范畴。我国宪法上的“人格尊严”与国际人权宪章和外国宪法所规定的“人的尊严”实属同一概念,但其地位和内容不同。宪法上的人格尊严与一般法律上的人格尊严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救济方式,但二者也有联系,宪法上的人格尊严是一般法律上的人格尊严的立法依据和违宪审查依据以及解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 人格尊严权是否等于人格尊严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30
      人格权是作为民事主体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人格权不等于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只是人格权的一部分。一般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总括性权力,主要包括人格尊严权、自由权和平等权。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他人、社会对其做人资格的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权不是名誉权,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对其个人表现获得社会客观评价及获得评价不受
    • 人格尊严与人格尊严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2
      1、人格尊严是内在的,是一个自然人,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而人格尊严权是法定的公民人格被尊重的权利,表现是外在的。 2、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人格尊严权是保护人格尊严的前提。 3、但是由于格尊严本为抽象。民法学理上,有认为人格尊严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有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
    • 劳动者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及其权利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9
      1、劳动者享有以下基本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 人格尊严权侵权的责任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10
      人格尊严权侵权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责任承担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