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导致他人受伤是否违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15 20:50:05 88 人看过

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个人的责任。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违反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犯罪行为将受到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将吊销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逃逸导致他人受伤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违反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犯罪行为将受到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将吊销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否违法?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或受伤严重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交通肇事逃逸罪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肇事逃逸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使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遭受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对于在交通事故中逃逸的行为所作出的法律评价,是一种犯罪行为。

根据该罪名的定义,逃逸是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核心行为,而肇事逃逸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现实交通事故中,由于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或受伤严重,不仅会使得受害人的生命和健康遭受严重威胁,也会对公共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构成该罪需要满足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要求。

从司法实践来看,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制裁力度相对较轻,一般会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或其他相关罪名进行定罪处罚。同时,在定罪和量刑时,也会考虑到肇事者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因素,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其构成需要满足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要求。如果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或受伤严重,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7: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肇事逃逸相关文章
  • 车祸致人轻伤逃逸算不算肇事逃逸
    算,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考察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仅要看行为人的供述,还应从肇事当时的时间、地点、路况、行为人具备的知识、经验等方面客观地评判其是否明知,从而确定其是否构成逃逸。如果行为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造成交通事故而驾驶车辆离开现场的,因缺乏主观上的认识,不应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第二、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
    2023-03-01
    287人看过
  • 导致肇事逃逸的因素
    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如下:1、主观方面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是行为人符合交通肇事的法定情形,并且在肇事后逃离现场的行为;3、犯罪的主体为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4、被侵犯的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
    2023-07-08
    168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但是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一、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交通肇事罪满足条件的是可以取保候审。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二、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拘留期间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当事人只要符合以下取保候审条件之一的
    2023-03-06
    129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一人重伤判几年,肇事逃逸致保险公司赔吗
    肇事逃逸致一人重伤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需要承担交通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肇事逃逸致保险公司不赔,因为肇事逃逸属于保险的免赔条款。一、肇事逃逸致一人重伤判几年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致保险公司赔吗肇事逃逸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能赔偿的。逃逸属于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第三者责任险是由保险公司对因交通事故而受到损害
    2023-06-05
    74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一级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一级,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应当进行民事判处及行政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另外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
    2023-08-05
    237人看过
  • 对于故意肇事逃逸导致他人轻伤,应该如何进行处罚?
    行为人故意肇事后逃逸,以致对方轻伤的,会涉嫌故意伤害罪,对行为人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外还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必要费用。前述行为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因为其主观上为故意,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应为过失。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广州法律网交通律师提示驾驶者,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
    2023-07-06
    456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肇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致人受伤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0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应当依照具体情形,伤者伤势,事故责任等进行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至今逃逸,能诉讼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26
      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在一审宣判前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 13岁肇事逃逸导致人身伤亡是否会被判缓刑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1
      满14岁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已满十二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 交通肇事逃逸导致受害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20
      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严重的后果: 1、责任认定,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2、行政处罚,逃逸的且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3、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导致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7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 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与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