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7种房地产价格欺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17:13:07 317 人看过

国家计委于2001年11月7日颁布《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要求于2002年开始实施。

该规定所指的是所有的商品,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商品房当然也适用于此规定,规定有13条,其中第六条列举了7种具体的“价格欺诈”行为,现摘录与房地产销售有关的内容以供参考。

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三、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四、标示的市场最低价、特价、折扣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五、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六、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例如实际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七、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房地产价格欺诈行为包括有哪些类型?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特价、折扣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例如实际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7、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1日 05: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价格欺诈相关文章
  • 买车险?谨防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是一种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实施欺诈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指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编造事故发生的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等手段,导致保险公司多支付保险金,或支付不应支付的保险金的行为。常见的保险欺诈形式:①先出险再投保。正常情况下,购买保险是为了弥补未来可能发生的某些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购买保险的时间必须早于出险时间。但部分投机取巧者在遭受损失后才后悔没有及时投保,于是想在出险后投保,通过谎报出险时间,将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②隐瞒危险。一般说来,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了解程度强于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是否存在危险也是心中有数。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被动机不纯的人所利用。比如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已患有严重疾病,却故意隐瞒病情投保;财产保险的标的已处于危险之中,在投保时却隐瞒实情。③虚构标的。就是为根本就不存在或不具有保险价值的标的投保,比如人身保险中为死人投保;财
    2023-04-19
    332人看过
  • 买车险谨防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是一种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实施欺诈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指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编造事故发生的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等手段,导致保险公司多支付保险金,或支付不应支付的保险金的行为。常见的保险欺诈形式:先出险再投保。正常情况下,购买保险是为了弥补未来可能发生的某些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购买保险的时间必须早于出险时间。但部分投机取巧者在遭受损失后才后悔没有及时投保,于是想在出险后投保,通过谎报出险时间,将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隐瞒危险。一般说来,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了解程度强于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是否存在危险也是心中有数。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被动机不纯的人所利用。比如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已患有严重疾病,却故意隐瞒病情投保;财产保险的标的已处于危险之中,在投保时却隐瞒实情。虚构标的。就是为根本就不存在或不具有保险价值的标的投保,比如人身保险中为死人投保;财产保险
    2023-08-17
    400人看过
  • 提防CIF价格下的航运欺诈
    C.I.f在英语中是成本保险和运费的缩写。和FOB一样,I.f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价格术语。在中国,有人把这个术语叫做“到岸价格”。作者认为这一观点需要改进!本标题很容易被误解为货物灭失的风险在卸货港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商会(ICC)在其出版物第460号《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规定;卖方必须负责租船和订舱,并在装货后获得清洁提单;签订货物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取得保险凭证;自行承担费用和风险办理货物出口清关。从表面上看,到岸价的买方除了支付赎金外,还在目的港等待交货,但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在《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只需根据通常条件订立运输合同,而“通常条件”是事实。对卖方来说,“通常情况”是运费低。因此,不管船东的声誉和船的状况如何,只要货物能够装船,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卖方只能按照保险条款中的最低责任险类型投保,如人保货物险中的平安险。至于增
    2023-05-07
    172人看过
  • 价格欺诈如何处罚,价格欺诈有哪些?
    一、什么是价格欺诈行为?《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二、价格欺诈如何处罚?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三、价格欺诈行为具体有哪些?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
    2023-04-17
    118人看过
  • 价格欺诈的13种价格行为分别是什么
    1、虚假标价。即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如某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国外,而实际产地是中国某个地区。2、两套价格。即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3、欺骗性标价。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即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5、虚假折价。即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以“全场五折”类似的字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某些商品打折,或者实际标价
    2023-04-16
    398人看过
  • 价格欺诈的13种价格行为分别是什么
    1、虚假标价。即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如某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国外,而实际产地是中国某个地区。2、两套价格。即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3、欺骗性标价。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即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5、虚假折价。即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以“全场五折”类似的字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某些商品打折,或者实际标价
    2023-04-16
    305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价格欺诈是指商家故意通过虚假宣传、不透明定价或其他欺骗手段,使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符,误导消费者或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虚构原价、隐藏附加费用、误导性促销等手法,目的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使其支付高于合理水平的价格。价格... 更多>

    #价格欺诈
    相关咨询
    • 房地产价格欺诈怎么办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5-28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 房地产价格欺诈如何赔偿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房地产商价格欺诈怎么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7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 房地产商价格欺诈怎样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20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 房地产价格欺诈怎样赔偿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