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车贷套现是诈骗罪怎么样的行为
车贷套现诈骗的量刑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欺骗与欺诈的法律区别
76人看过
-
诈骗与欺诈:判断依据何在?
354人看过
-
欺诈罪与投资理财诈骗罪的区别及辩护策略
473人看过
-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369人看过
-
诈骗罪与侵占罪区别怎样判断
442人看过
-
房地产涉嫌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与欺诈的区别
26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罪和商业欺诈的区别与判处刑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6关于诈骗罪与商业欺诈的区别有商业欺诈是指在签订虚假合同,欺骗单位和个人,骗取钱财和各种物质利益,以欺骗为手段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通俗的说,用虚假的情况引诱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前者属于合同纠纷,后者就是经济犯罪了主要问题在于,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签订合同的目的还是商业性的,而后者已开始就是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可以说是有犯罪动机的。。
-
诈骗与的区别,与诈骗罪的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区别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
-
你好,问一下欺骗与欺诈的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4-09-12欺骗与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诈骗也是欺骗的一种,诈骗属于一种欺骗,但欺骗并不一定就是诈骗。 欺骗与诈骗都是具有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的情节,都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来实施。 对于诈骗而言,当事人实施诈骗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财物,是以侵财为目的,即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使到被诈骗人主动将财物交给诈骗人,以此来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而欺骗虽然也具有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的情节
-
附件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是什么,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有什么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6合同诈骗和民事欺诈的主要区别有: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
-
欺诈行为:如何判断是否涉及诈骗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5首先需要澄清一点,故意欺骗并不等同于典型的诈骗罪行。通常情况下,刻意隐瞒真实情况可能由于其本身性质而不成为刑事犯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能因此逃脱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虚构事实,泛指编造出原本并不存在的情况和事件,以赢得受骗者的信任。这种手段既可涉及全面虚假信息,亦可能仅涉及对部分内容的夸大或缩小。相较之下,隐瞒真相则是指故意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真实情况。 针对“刻意隐瞒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