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员和审判长的区别:
一,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二,审判员是从事法院的工作,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审判长的概念是什么
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审判长职责一般有:
(1)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2)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3)主持庭审活动;
(4)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
(5)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规定程序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6)依照规定权限审核、签发诉讼文书;
(7)依法完成其他审判工作。
《法院组织法》第四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庭长、副庭长,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
探讨审判长与主审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的分工差异
98人看过
-
死夫与死妻:差异与法律审判
195人看过
-
审判长的责任与使命
448人看过
-
二审判决差异的解释
377人看过
-
法庭审判和宣判日期的差异?
125人看过
-
代审判员能否当审判长
418人看过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
审判员的身份与职责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31审判员是指由各级人民法院按照需要任免的进行审判工作的人员。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审判员,但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审判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由民
-
重新审理与审判监督程序差异陕西在线咨询 2025-02-071. 审理范围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是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已执行完毕的判决。 2. 提起诉讼的机关和人员不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二审程序的是当事人(除被害人外)、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以及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3. 提起条件不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审判长与执行员的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0审判长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法官合议庭中,负责主审审判人员。执行员的工作就是办理执行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也就是说,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的职责只能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即代表国家,根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裁判每个
-
庭审中审判长和主审法官职责?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审判长的职责是: (1)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2)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3)主持庭审活动; (4)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主审法官制度实质是审判权的下放,把审判合一的权利交给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法官,实现主审法官权责利的统一。主审法官制度将实行当庭结案,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由于主审法官的职责是坐堂问案,居中裁判,
-
原判审判长可以换审判员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6关于法院审判长可以换吗问题,如果当事人发现主审法官与一方当事人具有以下规定的关系,另一方可以申请法官回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