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婚姻关系
扶养

扶养

  •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与认定标准
    遗弃罪是指在家庭中,若受害人的平等权利受到侵犯,且年老、年轻、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绝扶养且情节严重,实施遗弃行为的人必须是对受害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备能力的人,主观方面为故意,且不是被告知的犯罪。遗弃罪的标准如下:1.受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受到侵犯;2.年老、年轻、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受到扶养,若拒绝扶养且情节严重;3.实施遗弃行为的人必须是对受害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备能力的人;4.主观方面是故意。遗弃罪不是被告知的犯罪。遗弃罪的主观方面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严重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遗弃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严重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例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被遗弃人受到严重伤害,但仍然拒绝抚养,或者在遗弃过程中对被遗弃
    2023-10-31
    445人看过
  •  财产分割问题:亲人去世后的解决办法
    遗产按照遗嘱或者法定继承处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继承份额一般均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可以多分,尽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可以不均等。当亲人去世后,如果存在遗嘱,财产将按照遗嘱进行分割;如果没有遗嘱,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法定继承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亲人去世后财产如何分配?遗嘱与法定继承的区别在亲人去世后,财产的分配方式主要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遗嘱继承是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书面形式指定遗产由谁继承,这种方式比法定继承更为灵活。法定继承则是按照法律规定,由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法定继承人继承。如果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冲突,一般以遗嘱为准。财产的分配方式主要有遗嘱继承和法定
    2023-10-30
    157人看过
  •  法律中家属成员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同时,如果市民因限制人身自由而无法提起诉讼,其近亲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以市民的名义提起诉讼。以下是对原文中“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的改写,保持原意不变:1.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2.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人。3.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亲属。亲属权限:如果市民因限制人身自由而无法提起诉讼,其近亲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以市民的名义提起诉讼。近亲属起诉时联系不到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近亲属可以先起诉,在诉讼中补办委托证明。家属在法律中有什么权利?家属在法律中享有多种权利,这些权利包括:1. 通知权:家属有权通知律师或法院有关案件的重要信息,例如案件进展、证据或和解谈判的时间等。2. 访问权:家属有权访问案件的相关文件、证据和证人。在一些案件中,家属甚至有权进入被告的监狱或看守所。3. 保护权:对于一些敏感案件,家属有权要求法院采取措施保护其安全。例如,法院可
    2023-10-29
    415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遗弃罪?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如果父母对子女故意遗弃,并且遗弃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情节严重的话,最高会被判处五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现实中的遗弃行为同时满足上述内容的话,则一般会以遗弃罪定罪处罚。此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也就是说,构成遗弃罪应为父母对子女故意遗弃的行为,同时遗弃的对象应为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父母拒绝抚养子女,情节严重的话,最高会被判处五年的有期徒型。遗弃罪最高可以判几年?遗弃罪是指行为人故意将自己所抚养的子女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亲人抛弃,使其处于危险状态或者生活困难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遗弃罪的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也可能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此外,如果行为人遗弃的行为导致被遗弃人的死亡,或者遗弃的行为对被遗弃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的,那么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总之,遗弃罪的定罪处罚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行为人故意将自己所抚养的子女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亲人抛弃,使其处于危险状态或者生活困难。如
    2023-10-29
    92人看过
  •  遗嘱扶养协议的注意事项及解读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有偿、相互附有条件的协议,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而遗赠则从遗赠人死亡之日起生效。1.遗赠扶养协议包含了遗赠和扶养两个方面。2.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相互附有条件的,它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3.遗赠扶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而遗赠是从遗赠人死亡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在遗嘱中,赠与财产或者遗产的一部分,以扶养、抚养、赡养等为目的,由遗嘱人或者受遗赠人指定的被扶养人、扶养人或者赡养人,在遗嘱中载明的期限内,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对被扶养人、扶养人或者赡养人进行扶养、抚养或者赡养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嘱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人可以以遗嘱的方式,对遗产或者遗产的一部分进行处分。因此,遗赠扶养协议作为遗嘱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2. 遗赠扶养协议可以约定具体的扶养、抚养或者赡养方式,以及扶养、抚养或者赡养的期限。这为被扶养人、扶养人或者赡养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遗嘱的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遗赠扶养协议可以涉及到遗产的处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2023-10-29
    269人看过
  •  如何界定遗弃罪或抛弃罪?
    遗弃罪是指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并对被遗弃者有扶养责任的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拒绝扶养并情节恶劣的行为,针对的是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以下行为人将构成遗弃罪:1.主体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并对被遗弃者有扶养责任的人;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绝扶养并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认定标准是什么?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认定标准如下:1. 负有扶养义务的人:首先,被遗弃的人应当是年幼、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些人因为生理、心理或社会地位等原因,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照顾。2. 拒绝抚养:被遗弃的人的扶养人(通常是父母、祖父母、其他近亲属或监护人)有责任照顾和抚养被遗弃的人。如果扶养人拒绝履行这一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遗弃罪。3. 情节恶劣:遗弃罪属于一种故意犯罪,必须满足故意杀人罪的全部要件,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如果遗弃人的行为给被遗弃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则可能被认定为故
    2023-10-28
    81人看过
  •  如何处理对方犯罪却无法赔偿的情况?
    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方式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以确保其履行义务。对于法院生效判决,被告没有进行赔偿的,即使被告现在没钱支付,最好也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没有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方式来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以确保其履行义务。对于法院生效判决,被告没有进行赔偿的,即使被告现在没钱支付,最好也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二年后法院就不会予以受理。申请执行后,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均可向法院提供线索,要求法院执行。别让执行时效过去!对方犯罪没钱赔偿该怎么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人如果在犯罪行为发生后没有及时履行赔偿义务,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对方犯罪没钱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行为人负有过错,并且犯罪行为与其所造成的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如果证据充分,法院将判决犯罪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行为人的财产不足以赔偿受
    2023-10-28
    148人看过
  •  妻子离家出走的法律定性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行为人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赶出家门,不履行扶养义务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刑法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如果行为人将妻子赶出家门,不履行扶养义务并且情节严重的话,就可能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将妻子赶出家门,不履行扶养义务并且情节严重的话,就可能构成遗弃罪。《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妻子被赶出家门是否构成遗弃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妻子被赶出家门并不构成遗弃罪。然而,妻子被赶出家门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如果丈夫对妻子负有扶养义务,但拒绝履行该义务,情节恶劣,则可能构成遗弃罪。此外,如果妻子被赶出家门后,生活无着,需要依靠他人施舍,并且生活困难,这种情况下,丈夫也可能会被认定为遗弃罪。在司法实践中,遗弃罪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如:负有扶养义务、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等。如果妻子被赶出家门,丈夫应该尽力帮助妻子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拒绝履行扶养义务。如果丈夫确实无法履行
    2023-10-26
    474人看过
  •  妻子抛弃他人孩子是否犯法?
    遗弃罪是指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老婆遗弃孩子不管尽管可能构成犯罪,但这是遗弃罪。遗弃罪是指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老婆犯遗弃罪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而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遗弃罪,对未成年人实施遗弃罪的情况下,同时构成虐待罪。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老婆犯遗弃罪不一定构成犯罪。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法律帮助,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老婆遗弃孩子不管尽管可能构成犯罪,但这是遗弃罪。遗弃罪是指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老婆
    2023-10-25
    461人看过
  •  优抚对象的定义是什么?
    本市对抚恤对象进行摸底排查,重点关注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对于残疾军人、烈士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等优抚对象,将加大抚恤力度,确保其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顾。抚恤对象包括以下群体: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以及红军失散人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此外,还包括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现役军人家属,以及军人(含烈士)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和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无劳动能力且由军人扶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重点优抚对象指:残疾军人,“三属”(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三红人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核退伍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具体包括哪些人?重点优抚对象是指在国家安全和建设中具有突出贡献、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幸事件影响、生活困难的公民。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 军烈家属:包括革命烈士、军烈属、军队离休干部、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等。2. 残疾军人:包括伤残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等。3. 退伍军人:包括复员军人、退伍军人、转业军人等。4. 烈士遗属:包括烈士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5.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包括
    2023-10-25
    298人看过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网友关注榜
    #扶养 律师视频普法
    #扶养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