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婚姻纠纷
第三者

第三者

  •  后车追尾行人致死,如何判定?
    在发生机动车追尾事故后,前车逃逸,应当立即报警处理。交警部门将进行责任划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尽快向执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发生机动车追尾事故后,前车逃逸,应当立即报警处理。交警部门将进行责任划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尽快向执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交 通 事 故 后 , 如 何 保 护 现 场 并 尽 快 报 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报警后现场没报警的处理方式会根据事故的事实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经核查交通事故确实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受理并进行处理;如果无法证明交通事故的存在,则不会受理。而当事人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因此,当事人应及时报警,以便公安机关
    2023-09-30
    394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两辆车发生刮擦,其中一辆先行离开,如何处理?
    两辆车发生刮擦并离开现场,经协商后双方都已经离开现场,交警部门无法对事故责任进行判定,因此不构成肇事逃逸。对方报警后交警部门会调取现场的监控录像来确定是否为肇事逃逸。如果调取监控录像体现不出肇事逃逸的,是不会定肇事逃逸的。两辆车发生刮擦并离开现场,经协商后双方都已经离开现场,此时交警部门就无法对事故责任进行判定,因此不构成肇事逃逸。对方报警后交警部门会调取现场的监控录像来确定是否为肇事逃逸。如果调取监控录像体现不出肇事逃逸的,是不会定肇事逃逸的。 两 车 刮 擦 后 离 开 , 交 警 如 何 判 定 责 任 ?在两车相撞后,如果前两车已经相撞并打开了双闪警示灯,在安全距离以外设置了警示标志,这些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第三车发生二次事故。交警部门会详细勘察现场后作出具体的责任认定。如果前两车是机动车,且三轮车驾驶员是老人,则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在交警的协调下,双方可以签一次性赔付好协议,以免后续问题出现。两车相撞后,第一步是保持现场,然后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报案电话和交警,接着由交警确定责任划分,由保险公司确认损失赔偿额度并可以按照保险公司理赔人员的提示修车,最后办理理赔手续,领取赔款。在两车相撞后,最重要的是保持现场并报警,由交警确定责任划分。如果交警无法判定是否为肇事逃逸,则不构成肇
    2023-09-30
    230人看过
  •  恶意串通合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摘要:当事人故意实施行为,且彼此之间具有串通性,达成共同非法目的,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这种恶意串通行为是被法律禁止的。在主观上,当事人表现出故意,这意味着他们明知或者知道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对国家、集体或第三人造成利益上的损害,并且仍然故意去实施这些行为。(二)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三)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 意 串 通 合 同 的 认 定 及 处 理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 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恶意串通成立的合同的当事人都是故意的,这种故意的本质在于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2.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
    2023-09-30
    354人看过
  •  疑问:车辆如何在红灯时违规?责任如何界定?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在交通事故中,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被撞,司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行人过错程度的不同,会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则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另外,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规则。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被撞,司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行人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若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则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 动 车 方 无 过 错 , 行 人 过 错 程 度 如 何 影 响 赔 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无过错应该如何赔偿?对于机动车无过错的情况,如果造成非机动车、行人损失,则机动车一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过错的比例不同,机动车一方的赔偿比例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 如果机动车一方负主要原因责任,则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需要承担70%的赔偿责任。2. 如果机动车一方负同等原因责任,则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需要承担50%的赔偿责任。3. 如果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则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需要
    2023-09-29
    369人看过
  •  遇到对方不付钱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承认责任并拒绝支付赔偿费用,您可以拨打110报警。但不付钱已经是属于另外的民事纠纷了,在事故责任认定正确拥有相关证据时完全可以拨打110请求警察给予帮助。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除此之外的其他解决方式,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承认责任并拒绝支付赔偿费用,您可以拨打110报警。因为不付钱已经是属于另外的民事纠纷了,在事故责任认定正确拥有相关证据时完全可以拨打110请求警察给予帮助。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除此之外的其他解决方式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 交 通 事 故 责 任 认 定 , 如 何 维 护 自 身 利 益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规定,车辆和行人应当遵守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还规定交通行为人具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确保安全,高度注意,结果避免等一系列义务。如果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交通警察的指挥有误,导致通行可能造成危害交通安全的结果,那么交通行为人应当履行其结果避免的义务。如果交通行为人发现交警的指挥有误,应立即向交警指出,以确保交通安全。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行为人
    2023-09-29
    371人看过
  •  守护财产:涵盖的防范措施
    财产安全的定义是指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所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经财产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财产,否则就是非法侵犯权利。财产安全包括以下内容:1.定义,财产安全是指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所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2、特点,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经财产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财产,否则就是非法侵犯权利。 财 产 安 全 的 特 点涉外财产保全与国内财产保全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而涉外财产保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其次,诉前保全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也不同。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涉外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对保全财产监督机制也存在差异。国内财产保全措施采取后,一般不需要第三者监督。而涉外财产保全措施采取后,一般应交由有关单位监督。因此,涉外财产保全与国内财产保全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当事人应了解这些差异,并在采取保全措施时注意相关法
    2023-09-28
    324人看过
  •  第三者是否有权分得遗产?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三者不享有遗产继承权。遗嘱、遗赠和法定继承中,遗赠抚养协议具有优先权,遗嘱继承则具有优先权,而法定继承则不具备此种优先权。同时,当事人订立遗嘱时,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否则遗嘱无效。在我国,第三者通常不享有遗产继承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遗嘱、遗赠和法定继承中,遗赠抚养协议具有优先权,遗嘱继承则具有优先权,而法定继承则不具备此种优先权。且当事人订立遗嘱的,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否则无效。 法 定 继 承 : 第 三 者 继 承 权 受 到 哪 些 限 制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则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可以协商同意不均等。遗产继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人,遗赠抚养协议具有优先权,遗嘱继承则具有优先权,而法定继承则不具备此种优先权。同时,当事人订立遗嘱时必须遵守公序良俗,否则遗嘱无效。遗产的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
    2023-09-28
    104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法律制裁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对于撞死人后逃跑的处罚如下:1. 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导致死亡,处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 如果逃逸致死,处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部门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根据不同情况,对于撞死人后逃跑的处罚如下:1.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导致死亡,处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逃逸致死,处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相关部门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 通 肇 事 逃 逸 的 处 罚 是 什 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将面临终生禁驾的处罚。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当事人将面临终生禁驾的严重后果。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不同情况,其处罚也有所不同。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导致死亡,处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逃逸致死,处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相关部门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2023-09-28
    204人看过
  •  盗窃罪构成要素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有:1.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 窃 罪 的 构 成 要 件 是 什 么 ?盗窃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其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盗窃罪的行为是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即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 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
    2023-09-28
    160人看过
  •  保险索赔需要提供事故认定书吗?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保险公司不会在认定书上明确表示不会赔偿,也不会在事故责任书中确定他们应赔偿多少。如果保险公司认定事故责任全部归在他们身上,那么他们就会全额赔偿。如果认定责任不是全部在他们身上,那么保险公司就需要按照责任认定的比例来赔偿。因此,事故认定书是保险公司赔付的依据。如果没有这个依据,则保险公司就无法对事故性质、车主责任、保赔金额等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付。是的。保险公司不会在认定书上明确表示不会赔偿,也不会在事故责任书中确定他们应赔偿多少。如果保险公司认定事故责任全部归在他们身上,那么他们就会全额赔偿。如果认定责任不是全部在他们身上,那么保险公司就需要按照责任认定的比例来赔偿。所以,事故认定书是保险公司赔付的依据,如果没有这个依据,则保险公司就无法对事故性质,车主责任,保赔金额等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付。 保 险 公 司 赔 付 需 提 供 事 故 认 定 书 吗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车祸中,保险公司需要承担责任并赔付给第三者受害者。而具体的责任和赔付金额会根据事故的责任比例和保险金额进行计算。此外,保险公司还需要承担诉讼费,并准备相应的材料,如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医疗费单据、工资收入证明等。因此,如
    2023-09-28
    76人看过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网友关注榜
    #第三者 律师视频普法
    #第三者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