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离婚
离婚调解
法院调解离婚案件的具体程序主要有以下三步: 1、调解动员。调解动员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调停。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员... 更多>

离婚调解

  • 离婚调解调不成怎么办?
    调解不能久调不决,对于调解无效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判决应当根据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判决准予离婚或者判决不准离婚。人民法院在调解时必须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同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要分清双方的是非责任,所以,调解无效的,应立即进入下一诉讼程序。一、民事二审调解对谁有利?民事二审调解不存在对谁有利的说法,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争议的,是在公平、公正、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会对哪一方会有利。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二、法院判决书和调解书有什么区别民事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1、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
    2023-06-20
    495人看过
  • 离婚调解书能代表离婚证吗?
    离婚调解书并不能代表离婚证,但是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既是当事人平等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协议予以确认后,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民事调解书和民事判决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一、离婚调解书下来了三十天了还没有回来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调解协议符合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人民法院可以当庭告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民事调解书的具体日期,也可以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次日起十日内将民事调解书发送给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双方签收的时间不一致,则以最后一方签收的时间为生效时间。离婚调解书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一)结束诉讼程序法院调解生效后,说明人民法院最终从法律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结束了诉讼程序。(二)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法院调解生效后,不得再行起诉,但是调解不准离婚或者调解和撤诉的离婚案件等几类涉及人身关系的案件除外。(三)一定程度的强制执行力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生效
    2023-06-20
    78人看过
  • 离婚调解书和离婚证在一起吗
    离婚调解书与离婚证不同,但是它们同样具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既是当事人平等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协议予以确认后,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民事调解书和民事判决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一、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书一样吗调解笔录和调解书不一致,但不影响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以调解书为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二、调解书签完还能再起诉吗?普通第三人的调解没有强制执行力,反悔后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于仲裁机构达成的调解协议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协议,或者请求确认协议无效。此时需要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调解书。这是有强制执行力的,一旦签收就产生法律效力,不可以上诉也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另行起诉。三、有民事调解书可以再结婚吗收到民事调解书了可以再婚。夫妻通过民事诉讼离婚,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后,经由双方签收确认,便已发生法律效力。民事调解书与离婚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夫妻双方可据此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因此,夫妻双方欲再婚时,自然无
    2023-06-20
    334人看过
  • 离婚调解书什么情况可以反悔
    离婚调解书在没有生效之前是可以返回的。如果离婚调解书生效以后,也就是夫妻在离婚调解书上签字以后,那么一般来说,离婚调解书就不可以反悔了。因为,离婚调解书的效力与法院判决书的效力是一样的。如果您能证明调解违背了您的真实意思表示,或者调解程序不合法等再审理由,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撤销离婚调解书。一、办理结婚证中的婚姻关系证明怎么写办理结婚证自己写证明,领取结婚证需要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这个声明婚姻登记机关会准备,不需要自己写,只需要双方签字就可以了。但是离异的一方需要携带离婚证明,离婚证明也不是自己写的,离婚证或者生效的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就是离婚证明。二、拿到调解书多久再婚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后当事人双方不再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由双方签字认可的文书。双方当事人签字生效。如果想离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如果当事人签字不是真实意思表示,可以由法院认定文书无效。2可以在调解书生效后6个月以后再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婚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经过调解双方基于离婚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三、只有法院调解才可以办理结婚证吗法院调解离婚的能办结婚证。如果调解的内容是确定调解离婚的,能办到结婚证,因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
    2023-06-20
    240人看过
  • 行政诉讼如何达成调解
    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适用调解的,但是行政赔偿和补偿是可以适用调解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是不适用调解的,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一、执行时效的规定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2.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3.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二、中止执行后再申请执行的时效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民事判决裁定、附带民事判决裁定、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书、商业仲裁裁决书、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文书,应在文书生效后二年内提出,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逾期时,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丧失,人民法院不会受理。但是,实践中,法律文书生效后,有证据证明权利人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向义务人主张过权利。只要每次主张权利之间间隔时间不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应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次日,起算申请执行的时效。三、离婚调解不去会有什么后果没有后果。
    2023-06-20
    452人看过
  • 离婚调解成功怎么处理,离婚调解成功是否需要去办离婚证
    一、离婚调解成功怎么处理离婚条件成功后的处理方式是:依据调解书中的内容履行,不再进行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应当及时裁判。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二、离婚调解成功是否需要去办离婚证离婚调解成功后就不需要办理离婚证了。调解离婚的,如果调解的内容是确定调解离婚的,不需要去民政局办离婚证,因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离婚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束。三、调解离婚需要什么手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法院调解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调解的开始它的开始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二是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2.调解的进行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由独任审判员主持。调解开始后,审判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双方当事人阐明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当事人就具体的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应当将调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
    2023-06-20
    307人看过
  • 离婚开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该带的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一定要带齐。法院一般让当事人做的陈述,最好前提写好,开庭一边看,一边说。由于原、被告所处的角度不同,准备的陈述材料也不同。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尽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以及事实陈述清楚,并配有相关例证。作为被告,应尽量围绕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强调对方某一点的陈述不符合事实,而要把握整个大的方向,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陷入诉讼中的被动。2、在辩论阶段,听对方陈述时一定要聚神会神,不要为对方不中听的言辞气晕了头脑。对方说的不对的要点,要拿笔记住,然后继续向下听。在反驳时,要有条理地围绕自己的主张反驳。很多当事人在答辩时,往往按对方说错的地方,一条一条纠正,作为辩论提纲,其实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顺着对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对方的陷阱。一、离婚后财产能要求重新分割吗?如果是法院调解离婚,离婚后如果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以在签收调解书时进行拒收,这样调解书就不发生效力,法院需要开庭对财产重新审理。如果是调解书已经发生效力,那么只有对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或是一方隐瞒或藏匿婚姻期间属于夫妻共有的财产,离婚后被对方查获,对方可通过法院诉讼要求重新分割。当然如果是另一方也同意重新分割财产,并且能够协商一
    2023-06-20
    227人看过
  • 离婚调解协议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反悔吗
    离婚调解协议生效后当事人一般不可以反悔。但如果当事人发现约定财产分割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涉及财产分割可以反悔吗?认为财产分割不公的,可以反悔。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当事人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二、对夫妻财产分割可以反悔吗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反悔:1、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等等。三、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期限是多久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3、订离婚协议后,在办理离婚登记之前,当事人是可以反悔的。
    2023-06-20
    280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调解书可以反悔吗
    人民法院对于已经调解完成的双方已经出具民事调解书的,若原告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还是可以进行诉讼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一、离婚调解协议生效后当事人是否可以反悔?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大负责民事方面的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该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属于由全国人大制定,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进行了修订的基本民事法律,该法第八十九条第三款明确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由此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无权对《民事诉讼法》进行解释或者变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仅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对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司法解释是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原则的规定以具体的内容,来弥补立法的不足。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已经采取扩张解释的方式对《民事诉讼法》进行
    2023-06-20
    263人看过
  • 离婚调解书能否反悔
    离婚调解书在签字之前当事人有权予以反悔。签字后的离婚调解书若当事人能证明调解内容违背当事人真是意思表达,或者调解程序不合法等再审事由,也可以向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撤销离婚调解书。但一般只能就财产分割问题改判,离婚部分不予改判一、再审需要向哪个法院申请再审应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如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对经过再审案件的审理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撤销原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同时,有两种处理办法:1、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裁判;2、一裁定撤销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裁定发回重审的情形有,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对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以裁判的;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审判的。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的,对原审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应当作出如下处理。法律认为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须在3个月内作出裁判;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须在2个月内作出裁判。
    2023-06-19
    96人看过
#离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离婚调解 网友关注榜
    #离婚调解 律师视频普法
    #离婚调解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