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经济纠纷
财税法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个人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报表
    个人所得税
    1、纳税人编码填写办理税务登记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所确定的税务编码。2、到达华日期,按照护照的来华日期填写。3、收入项目不同的收入项目应分别填写,一个月内同一收入项目获得时间不同的,应总结一行填写,收入期栏分别注明。4、收入期间以支付收入日期为基准。5、外汇牌价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买入价)填。写6、减费用额按所得项目的费用标准填写。7、应纳税所得额人民币合计减去费用额的余额。8、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临时工取得的收入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报表填报1、按月正常发放工资的,“是否雇员”选择“是”,填写正常工资薪金报表。2、不按月发放工资或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否雇员”选择“否”,填写劳务报酬报表。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并作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三、雇用临时工的费用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的规定:“一、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
    2023-08-05
    220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该怎么报?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月度或季度结束后15天内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在取得预付税收的次年3月31日之前进行结算。纳税人获得利息、红利、红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和偶然收入,按月或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除义务人的,扣除义务人按月或按次计算扣除税金。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没有扣除义务人的,应在取得收入的下个月15日内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扣除义务人未扣除税款的,纳税人应在取得收入的次年6月30日前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通知期限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期缴纳税款。居民个人从中国海外获得收入的,应在获得收入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申报纳税。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2处以上获得工资、工资收入的,应在获得收入的下个月15日内申报纳税。纳税人移居海外注销中国户口的,应在注销中国户口前办理税务清算。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步骤:1、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电子申报系统,进入电子申报系统;2、点击左上角的“申报支付”进入申报界面;3、申报画面右侧有“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点击“申报”,进入个人所得税申报界面;4、有两种方法可以添加细节。一种是直接导入表数据,如果人多可以使用。另一种是逐个添加,人数少变
    2023-08-05
    273人看过
  • 2010年度员工扣除20000奖金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年终奖金22000个人所得税扣除660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计扣除数居民个人可以获得全年一次奖金,也可以选择纳入当年的综合收入计算纳税。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应当获得年度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广州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州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如下:1、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2、工资以及薪金部分,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标准,最高一级征税45%,最低一级征税3%;3、对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标准,最低一级征税5%,最高一级征税35%。除此之外,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适用比例税率进行扣税。《关于个
    2023-08-05
    107人看过
  • 职工福利费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一、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福利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符合该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福利费,免除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进一步说明,税法第四条第四项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福利费和工会经费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国税发行(1998)155日,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和原因给纳税人本人和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其工作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从保留的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例如,按照规定向员工支付企业福利费的困难补助金、救济金、医疗补助金、员工疗养费、工作补偿费、葬礼费、抚恤金、独生子女费、员工异地家庭费等,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二、不得免除个人所得税福利费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定生活补助费范围的通知》(国税发行[1998]155号文)规定,以下收入不属于免税福利费范围,应纳入纳税人的工资、工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的福利费,工会经费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助金、补助金(二)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部门员工的人人所有补助金、补助金(三)部门为个人购买汽车、住宅、电子计算机等不是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性的支出。月薪9千,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根据新税法缴纳的个人所得
    2023-08-05
    154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地税怎么交?
    企业个人所得税如何支付,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二,税务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查账征收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齐全的,另外一种是核定征收。具体采用哪种征收方法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第三,只要企业有利润,无论采用哪种征收方式,无论企业利润是否分配,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四,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交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第五,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法》(试行)的通知》规定,根据企业销售收入乘以应税收入率计算应税收入,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计算应税收入。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怎么交1、营业税,税率5%,计税依据为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2、城建税,税率为7%(城市),或者5%(县城或者镇)或者1%(其他地方),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3、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4、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1%,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5、个人所得税,一般预征个人所得税(各地实施办法大同小异),大致标准如下(参考):(
    2023-08-05
    279人看过
  • 职工缴纳五险之后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社会保险费用。起征点(35000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金额:新税法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最新起点和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职工工伤之后工资怎么算?职工工伤之后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害严重或者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原待遇,按照本章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五、将第六条修改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
    2023-08-05
    404人看过
  •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个人劳务费应纳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扣除800元费用,乘以20%税率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扣除收入额的20%,乘以20%税率3、劳务报酬收入一次收入畸形高(应纳税收入超过20000元)的,实行附加征收方法。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馀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到5万元的部分,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征收5成的部分超过5万元,征收10成。什么是劳务费劳务费是指个人从事各种劳务所获得的报酬,劳务费与工薪资金的区别在于:劳务费是个人独立从事自由职业所取得的报酬,工资属于非独立的个人劳务所得。比如行为人在公司或者相关事业单位机关中任职,而所取得的报酬就属于工资而不是劳务费。劳务费一定是在非雇佣的各种劳务中所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3-08-05
    21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及附加扣除的上限各有什么规定?
    第一项:子女教育每月1000元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第二项:继续教育每月400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年度,按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第三项:大病医疗每年1、5万起,限额6万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大病医疗特别追加扣除由纳税人结算时扣除。第四项: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第五项:住房租金每月800元至1200元纳税人本人和配偶在纳税人主要工作城市无住房,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1)租赁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
    2023-08-05
    490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人交纳怎么算
    税收征收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儿童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特别扣除。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适用于7级超额累计倍率,其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工资-三险一金等扣除项目-起征点)适用税率-速度计算扣除数不含税的工资收入需要转换为含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度计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度计算扣除数。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个税缴纳标准: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
    2023-08-05
    59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是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如下:一、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居住在中国国内的人,也是不居住在中国国内从中国国内获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中国获得的外籍人员、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二、居民纳税义务人。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居住一年以上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中国境内和海外获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三,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中国国内没有住所,没有住所,在国内居住不到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有从中国国内获得的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之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其中,得奖,是指参加各种有奖竞赛活动,取得名次获得的奖金;中奖、中彩,是指参加各种有奖活动,如有奖销售、有奖储蓄或购买彩票,经过规定程序,抽中、摇中号码而取得的奖金。个人因参加企业的有奖销售活动而取得的赠品所得,应按“偶然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赠品所得为实物的,应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举办有奖销售活动的企业(单位)代扣代缴。实际上,税法列举的偶然性所得是个人在非正常情况下得到的不确定性收入。我国过去对个人所得的征税都没有明确规定对个人偶然所得征税
    2023-08-05
    203人看过
#财税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个人所得税 网友关注榜
    #个人所得税 律师视频普法
    #个人所得税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