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宪法
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 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 1、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 更多>

人身自由

  •  起诉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有哪些?
    民事诉讼原告必须符合资格要求,包括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且必须明确具体被告以及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时原告也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是原告在诉讼上对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同时,诉讼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起诉指南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诉讼事实和理由,诉讼依据和法律依据,以及诉讼程序和诉讼期间。在起诉状中,应当详细描述事实和理由,以便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如果当事人无法通过书面方式陈述事实,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的方式向人民法院表达自己的观
    2023-11-09
    179人看过
  •  医院需要遵守哪些行政处罚规定?
    警告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一种制裁方式,目的是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罚款是对违法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所承担的相应责任的一种方式;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是保护公众权益的一种方式;责令停产停业和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或撤销某些资格的制裁方法。1、警告:在某些行为上,某些人可能会犯错,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警告,以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2、罚款:当某些人违反了法律规定,造成了损失或不便,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罚款就是其中一种方式。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会从非法活动或交易中获利,这些收益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失。因此,政府可以采取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的措施,以保护公众的权益。没收违法所得4、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是行政机关暂时或者永久地撤销行政违法行为人拥有的国家准许其享有某些权利或从事某些活动资格的文件,使其丧失权利和活动资格的制裁方法。医院行政处罚措施医院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管理人员应当遵守一定的法律规范,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处罚措施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手段,用于惩戒违反规
    2023-11-09
    140人看过
  •  是否买卖临期食品构成违法行为?
    销售过期的食品虽然不道德,但并未违反法律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销售过期的食品虽然不道德,但并未违反法律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1、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2、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3、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4、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5、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6、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7、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8、利用新的
    2023-10-27
    409人看过
  •  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能否拍摄群众?
    公民用手机拍摄执法机关的行为不违反任何法律规定。警察强行删除拍摄的内容是违法的。公民有权进行合法监督或鼓励方式之一,包括拍摄。如果警察的执法是正当的和合法的,公民有权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应当接受公民监督,鼓励公民强有力的监督,这是目前能够做到的。若您能这样做,但需确保遵守法律法规,以避免对民警的正常执法造成影响。如果民警要求停止拍摄的,应当停止拍摄。首先,公民用手机拍摄执法机关的行为不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任何执法机关在执法的时候除涉及国家秘密之外,任何公民和组织均有权进行以各种方式监督,而且,如果发现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有权提出质疑。曝光,以让社会大众知晓,如果违法行为是针对自己或影响到自己利益的,还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温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因此,公安局不仅不应当阻拦,而且还应敞开大门,欢迎和鼓励公民以各种方式包括拍摄的方式进行监督,这与有没有记者证等没有任何关系。其次,警察强行删除拍摄的内容是违法的。因为拍摄也是合法监督或鼓励方式之一,因此,警察应当予以尊重和欢迎。如果警察的执法是正当的和合法的,对于公民的拍摄,不应当有任何疑惑或顾虑,警察根本没有权利对拍摄的手机或相机进行检查甚至删除。这种检查和删除行为从法律上讲也是一种行政行为,但是是一种违法行政
    2023-10-23
    398人看过
  •  警察是否会因犯罪而受到惩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警察有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构成犯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则需接受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如果警察有犯罪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警察的犯罪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警察的犯罪行为没有构成犯罪,那么就应该受到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警察违法后果警察作为执法机构的代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治安和公正。然而,一些警察却违反法律,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利益或者对公民进行侵犯,这种违法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我国《警察法》的规定,警察违反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1. 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构成贪污贿赂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等。2. 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妇女等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体
    2023-10-22
    474人看过
  •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罪的法律标准是什么?
    非法拘禁罪有多种情形,包括实施3次以上的非法拘禁行为或与他人共同实施非法拘禁行为,累计拘禁人数达到3人及以上;实施非法拘禁行为并使用捆绑、殴打或侮辱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行为导致被拘禁的人受到严重后果,如伤残、死亡或精神失常等;为了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或拘禁他人;明知是无辜的人却非法拘禁他或她。对于司法工作人员明知是无辜的人却非法拘禁他或她的行为,也将被定罪。1.如果一个人实施了3次以上的非法拘禁行为,或者与他人共同实施非法拘禁行为,且累计拘禁人数达到3人及以上,那么他或她将会被定罪。2.如果一个人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使用了捆绑、殴打或侮辱等手段,那么他或她也将会被定罪。3.如果一个人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导致被拘禁的人受到了伤残、死亡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那么他或她将会被定罪。4.如果一个人为了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或拘禁他人,且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那么他或她也将会被定罪。5.如果一个司法工作人员明知是无辜的人,却仍然非法拘禁了他或她,那么他或她也将会被定罪。非法拘禁罪的处罚原则有哪些?非法拘禁罪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罪名,其处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定情节轻重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罪的情节轻重不同,对应的刑罚也会有所不同。如情节较轻的非法
    2023-10-15
    128人看过
  •  人身自由的保障:公民权利盘点
    公民的人身权是每个人的固有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也不能转让、买卖或继承给他人。人身权是专属于权利主体的,不能干涉或妨碍。它是一种绝对权利,即具体的权利主体具有权利,其他人有义务尊重他们的权利,不得干涉或妨碍。人身权可以由权利主体独立控制和行使,无需他人协助。公民的人身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权是每个人的固有权利,无论是民事主体还是法人实体,都应当享有人身权。2.人身权与财产权不同,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也不需要金钱来衡量。3.人身权是专属于权利主体的,不能转让、买卖或继承给他人。4.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利,即具体的权利主体具有权利,其他人有义务尊重他们的权利,不得干涉或妨碍。5.人身权可以由权利主体独立控制和行使,无需他人协助。 人 身 权 与 财 产 权 有 何 不 同 ?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是著作权法中重要的概念。两者的归属、保护期、内容和所受的限制都有所不同。著作人身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人身权利,例如署名权、修改权等,其保护期不受限制,但作者死亡后,其著作人身权可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机关予以保护。著作财产权则是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财产权利,例如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具有严格的保护期限,著作财产
    2023-10-04
    258人看过
  •  问:撤销胁迫婚姻所需时间多长?
    遭受胁迫而结婚的当事人,在一年期限内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需在胁迫行为终止后一年内提出,若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则需在恢复人身自由后一年内提出。相关法律规定如此。一年期限内,对于遭受胁迫而结婚的当事人,受胁迫方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若是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撤 销 婚 姻 的 时 间 限 制 是 多 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此,请求撤销婚姻的时效一般是一年。对于因胁迫结婚的情况,受胁迫的一方应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申请。而对于在结婚时隐瞒重大疾病的情况,另一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申请。遭受胁迫而结婚的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但需在一定时间内提出。若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需在恢复人身自由后一年内提出。时效一般为一年。受胁迫的一方应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申请,而
    2023-09-30
    354人看过
  •  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是什么?
    短期内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是行政拘留。若行为未构成犯罪,则仅有行政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方式。在存在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况下,各行为应分别决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行政拘留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短期内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是行政拘留。若行为未构成犯罪,则仅有行政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方式。在存在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况下,各行为应分别决定,并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 政 拘 留 如 何 执 行 ?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方式,由公安机构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需要注意的是,拘役只适用于性质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需要限制人身自由。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是行政拘留。若行为未构成犯罪,则仅有行政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方式。在存在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况下,各行为应分别决定,并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在短期
    2023-09-22
    471人看过
  •  通报批评是否属于处罚范畴?
    通报批评是一种行政处罚处分。通报是指上级机关以书面形式向下属机关或本机关内部员工告知有关情况。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目的是希望对方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通报批评具备行政处罚构成的基本要件。通报批评是一种行政处罚处分。通报是指上级机关以书面形式向下属机关或本机关内部员工告知有关情况。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目的是希望对方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通报批评具备行政处罚构成的基本要件。通报批评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一种处分,是通过公布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而损害其声誉,具有处分性;最重要是通报批评以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存在为前提,是对违法当事人的一种惩戒,具有行政制裁性。 通 报 批 评 的 惩 戒 性 质 如 何 ?警告与通报批评的区别在行政处分中,警告是一种较轻的处分,而通报批评则是一种较严重的处分。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警告是行政处分,而通报批评不是处分。这意味着,通报批评并不属于行政处分范畴,不能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益。其次,警告处分应记入个人档案,而通报批评不必记入个人档案。这意味着,当事人受到通报批评时,不会对个人档案产生影响,但警告处分则会影响到个人档案的记录。接着,警告作为处分,有可能被撤销,而通报批评不存在撤销的问题。这意
    2023-09-17
    258人看过
#公民基本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自由 网友关注榜
    #人身自由 律师视频普法
    #人身自由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