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宪法
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 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 1、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 更多>

人身自由

  •  他人真实姓名在网络上公布是否涉及违法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因此,不要轻易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以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根据法律规定,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不仅违反社会道德,而且也是违法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 法 律 问 题 】 个 人 隐 私 权 如 何 保 护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社会和网络生活的普及,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首先,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同时,《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止被刺探、泄露、篡改或毁损。其次,个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得到特别保护。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023-09-11
    306人看过
  •  青少年劳教年龄限制是多少?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轻微、屡教不改、家庭和社会难以管束的青少年的处理办法。根据年龄和情况不同,可以送入不同的机构进行劳动教养或工读学校。而对于不符合规定而实行劳动教养,现仍不足十六岁的违法犯罪少年,应按本通知精神,进行清理,酌情或解除劳教,或送工读学校,或送少年犯管教所。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轻微、屡教不改、家庭和社会难以管束的青少年,应该从16岁开始计算。对于这些青少年,如果年龄较小,可以送入工读学校,如果年龄较大,则可以送入劳动教养。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经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凡不满十六周岁的,送工读学校或少年犯管教所。对于不符合上述规定而实行劳动教养,现仍不足十六岁的违法犯罪少年,应按本通知精神,进行清理,酌情或解除劳教,或送工读学校,或送少年犯管教所。 青 少 年 劳 教 年 龄 限 制 是 1 6 岁 吗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因此,按照该法规定,青少年劳教年龄限制并非16岁。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表明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国法律强调教育引导和感化,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则实行惩罚
    2023-09-11
    334人看过
  •  是否需要拆除?拆除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对违章建筑进行责令拆除的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范畴。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已规定了多种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等。行政机关对违章建筑进行责令拆除的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范畴。我国《行政处罚法》已规定了多种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等。 我 国 行 政 处 罚 法 规 定 了 哪 些 种 类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哪些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我国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其中,警告是最轻的行政处罚,而行政拘留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可以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在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并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总之,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多种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
    2023-09-10
    75人看过
  •  是否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的限制?
    该段内容讲述了法律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法律是唯一能够设定各种行政处罚的,而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同时,地方性法规需要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这一规定表明,法律在设定行政处罚时具有较高的权威,而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则需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具体规定。法律是唯一能够设定各种行政处罚的。而法律本身也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限 制 人 身 自 由 的 行 政 处 罚 由 谁 设 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由法律设定。因此,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这一规定意味着,其他规范性文件,如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都无权设定此类行政处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特殊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设定临时性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但必须确保这种做法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原则。总之,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此类行政处罚。总结:法律是
    2023-09-10
    297人看过
  •  领导才能如何推动异地警力的协同合作?
    公安机关在调动人员时需遵循干部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和权限,向同级编制、人社、公务员局等职能部门报告审核编制、核定计划、下达调令等程序。上级公安机关并没有相应的办理权限。依据干部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和权限,公安机关在调动人员时,必须在空缺编制、职位的前提下,向同级编制、人社、公务员局等职能部门报告审核编制、核定计划、下达调令等程序。只有经过这些审核和计划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需要注意的是,上级公安机关并没有相应的办理权限。 上 级 公 安 机 关 是 否 有 调 动 异 地 用 警 的 权 限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条规定,上级公安机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动下级公安机关的警力。因此,上级公安机关具有调动异地用警的权限。这一规定表明,在必要时,上级公安机关有权调配下级公安机关的警力,以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公安机关在调动人员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和权限,向相关部门报告审核编制、核定计划、下达调令等程序。上级公安机关具有调动异地用警的权限,以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
    2023-09-10
    438人看过
  •  苏州吴门桥派出所打击色情交易
    在一般情况下,行政拘留是不可行的。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拘留可以不予执行。比如年龄已经超过了70周岁的、年龄在14-16周岁的、年龄在16-18周岁的但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其他情况嫖娼被抓的一般是给予10日-15日之间的行政拘留,同时还可以对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若是嫖娼情节轻微的话,则在5日以下处拘留或者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在一般情况下,行政拘留是不可行的。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拘留可以不予执行。比如年龄已经超过了70周岁的、年龄在14-16周岁的、年龄在16-18周岁的但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其他情况嫖娼被抓的一般是给予10日-15日之间的行政拘留,同时还可以对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若是嫖娼情节轻微的话,则在5日以下处拘留或者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 核 心 内 容 】 吴 门 桥 派 出 所 抓 嫖 案 例 : 如 何 避 免 行 政 拘 留 的 处 罚 ?吴门桥派出所抓嫖案例表明,对于涉及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处理。然而,如何避免行政拘留的处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警告
    2023-09-10
    157人看过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年龄限制是多少?
    公安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这意味着,一旦相关条款获通过,行政拘留将可对14至16岁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执行处罚。公安部最近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也就是说,一旦相关条款获通过,行政拘留将可对14至16岁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执行处罚了。 行 政 拘 留 年 龄 降 低 至 1 4行政拘留年龄降低至14岁,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给予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而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行政拘留的年龄下限从原来的16岁调整为14岁,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在受到行政处罚时,由于年龄较小而无法充分理解处罚的严重性。然而,行政拘留年龄的降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未成年人在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较容易受到行政处罚的影响,进而导致其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次,行政拘留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对于某些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能难以达到预
    2023-09-09
    268人看过
  •  因被迫结婚而受到的救济有哪些?
    在被迫结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采取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手段是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而诉讼手段是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段婚姻。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这样,被强迫结婚对方就可以进行救济。在被迫结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采取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规定,行政手段就是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而诉讼手段则是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段婚姻。此时一般是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被强迫结婚对方可以进行救济。 婚 姻 撤 销 途 径婚姻撤销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规定,导致婚姻关系自始不成立或者无效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是指在结婚过程中,受到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威胁或恐吓,导致无法自主决定是否与对方结婚的人。另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了一方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婚姻撤销的法律实践中,通常需要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诉讼,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婚姻关系自始不成立或者无效。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婚姻关系确实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规定
    2023-09-09
    408人看过
  •  公安机关乱立案的应对策略
    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如果出现乱立案的情况,应该及时向当地政府进行举报。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如果出现乱立案的情况,应该及时向当地政府进行举报。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维 护 治 安 秩 序 , 举 报 乱 立 案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于乱立案等扰乱治安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查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公民或组织可能会误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从而进行乱报案或举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治安秩序和正确处理乱报案呢?首先,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治安案件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乱报案或举报的行为进行及时调查处理,以维护治安秩序。其次,对于公民或组织因误解而进行的乱报案或举报,公安机关应进行认真地调查核实,确保每一案件都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公安机关应依法及时处理,同时向当事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疑虑。最后
    2023-09-08
    84人看过
  •  应对警察滥用权力的方式
    该段内容描述了行政制裁的相关规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同时,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对警察的管理和纪律,维护社会治安和公正。可能会受到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受 到 行 政 处 分 的 警 察 如 何 降 低 警 衔根据我国《警察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受到行政处分的警察可以降低警衔。那么,如何降低警衔呢?首先,根据《警察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受到行政处分的警察应当降低警衔。其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警衔。因此,警察在受到行政处分后,其警衔将会被降低。需要注意的是,降低警衔并不等同于被开除公职。根据《警察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受到行政处分的警察仍然保留公务员身份,因此仍然可以继续从事警察工作。而开除公职是指被取消公务员身份,与降低警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综上所述,受到行政处分的警察可以通过降低警衔来受到相应的惩戒,但在降低警衔后仍然保留公务员身份,仍然可以从事警察工
    2023-09-08
    62人看过
#公民基本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自由 网友关注榜
    #人身自由 律师视频普法
    #人身自由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