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刑事辩护
犯罪
高科技犯罪
高科技犯罪是指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犯罪行为。这些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设备等,涉及的领域包括网络犯罪、计算机犯罪、电信诈骗等。高科技犯罪具有隐蔽性高、追踪难、危害性大等特点,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打击高科技犯罪,需要加强法律法... 更多>

高科技犯罪

  • 高科技犯罪?手机社区惊现万元诈骗案
    11月7日北京法制晚报A23版有篇这样的报道:10月份,张先生从百阅手机互动社区一个卖家处订购了七部诺基亚高档手机,但他收到了货竟是七部廉价手机。当张先生准备找到这名卖家时,却发现这批货的发货人已经变为某购物网站的一名卖家。张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在百阅交易区认识了一个网名叫小妹的卖家,该人明确表示自己卖的就是水货,所以价格比市场低很多。小妹把自己的交易网站告诉了我,还提供了很多以往交易的发货单号,我看到有两个网友在网站上留言,说小妹卖的手机质量好张先生说,10月27和28日,我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订购了七部诺基亚高档手机,分别是一部N72,一部N73和五部E61。总共花了我11800元。但是10月31日张先生收到了货,可是邮包里的竟是七部廉价手机。最让我奇怪的是,发货人不是那个叫小妹的卖家,而是另外一个来自某购物网站的手机卖家。张先生对此非常不解。记者调查:某购物网站的卖家坚称不知情。此案已属于刑事案件。据了解,百阅社区wap.byread.com是一个时下非常流行的手机互动社区,已有近百万的用户驻扎其中,百阅社区拥有开放式的平台,博客、论坛、书城、音乐、电影无所不括,只要是开通GPRS的手机用户,都能自由的在里面交谈对话。随着智能化手机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
    2023-04-22
    443人看过
  • 青少年是高科技犯罪主体?
    《北京娱乐信报》的报道说,近来,有关青少年高科技犯罪的屡见报端,且罪犯年龄日趋低龄化。这些青少年自恃计算机水平高超,肆意入侵信息系统;在网上传播病毒,令不少计算机陷入瘫痪。他们甚至利用黑客进入学校的试卷网页盗窃试卷。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和成人犯罪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青少年采用高科技手段犯罪较少是出于侵财谋利的目的,推动他们犯罪的更多是一种游戏心理。他们自以为技术超群,无人能敌,因此在自己能够企及的领地游戏人间,为所欲为,最终沦为自负的囚徒。如何管束这些生活在高科技花果山的小猴子,看来孙悟空都要先去进修了。
    2023-04-22
    110人看过
  • 警惕青少年高科技犯罪
    近来,社会上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案件逐步增多。据笔者对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地的调查发现,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竟有80%以上是不足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高科技犯罪警钟长鸣调查中,笔者秘访了一些网吧中的青少年,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他们上网多数是为了找黄色网站寻找刺激,下载黄色图片和黄色小说,其中有的还将下载的内容在学校进行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一部分上网青少年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他们有的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伪造证据,进行敲诈勒索,伪造假文凭、假身份证等证件骗取钱财,有的利用电脑等高科技技术赌博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在现代化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以往那种成年人教唆少年犯的口传身教式犯罪逐步被现代媒体的教化和导向作用所代替。大量不良传媒的文化污染,导致青少年受传者心理扭曲。据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统计,今年以来,不良媒体引发的奸淫幼女、强奸妇女案件明显增多,而且被告人多不满十六岁。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在没有经济来源和家长反对的情况下,不少人不惜采取偷窃、抢劫等手段获得钱物。据统计,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有一半以上是因迷恋电子游戏而犯罪。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犯罪法律意识淡薄是青少年科技犯罪的直接原因。有的青少年
    2023-04-22
    270人看过
  • 高科技犯罪分子使用新技术盗窃电脑数据
    新华网北京8月1日专电每次你访问一个网站或者打开一份电子邮件的附件,你就有可能将一个间谍记录程序下载到电脑中。这个间谍记录程序是一个看不见的软件程序,操纵者用它来跟踪你在网上的一切行动,窃取你的金钱和身份。一家电脑公司的负责人文森特说,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里,你感受不到电脑的速度正在减慢,也看不到任何不寻常的事情。文森特说,间谍记录程序可以静静地看着你敲键盘,仿佛它就站在你的旁边。间谍记录程序随时都准备记录下你的信用卡号码,银行账户密码,以及你在电脑上敲出的任何有价值的内容。据统计,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网上犯罪与键盘记录程序有关。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曼哈顿的一家连锁店安装了键盘记录程序的一名黑客窃取了450位顾客的账户号码。在俄罗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用同样的手段窃取了2万个信用卡号码,从中盗取了数百万美元,但最终还是落入法网。计算机安全专家称,美国键盘记录程序犯罪的数量每年都成倍增长。因此专家警告说,上网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完)
    2023-04-22
    388人看过
  • 世纪末青少年问题之一:高科技犯罪
    武汉东西湖区吴家山农场三个14岁的少年沉溺于游戏机,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盗窃作案十多起,盗得财物价值数万元,用于玩儿游戏机的开销。2000年6月,延吉市两名中学生因玩儿电子游戏机而耗尽钱财,竟然抢劫电子游戏厅,并将女老板残杀。而去年岁末,北京市发生的由17名未成年人组成特大抢劫的团伙犯罪,其成员中多数都是在暴力游戏的指引下走上犯罪之路的。这些犯案的青少年都有一种相同的轨迹:沉溺于电子游戏机—说慌、逃学、偷家里的钱—到社会上偷窃抢劫。走进电子游戏厅和各种网吧,受黄色和暴力游戏侵蚀,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已经成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专家: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青少年犯罪事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沈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引发青少年高犯罪率的原因中,电子游戏、电子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及其相关的事物正在扮演着日益特殊的角色。由不良的电子游戏等电子毒瘾或电子海洛因诱发的青少年犯罪正在呈现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沈杰指出,高科技既会给社会生活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类本身带来危险甚至灾难。应该说,问题不在于高科技本身,而是在于运用高科技的人。因此,重要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尤其是就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而言,对于他们使用高科技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2023-04-22
    91人看过
  • 警方破获一起ATM机高科技犯罪案
    嫌犯仅初中文化,却自制新高科技作案工具信用卡和存折都在自己身上,也从没丢过,可是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却莫名其妙被人划走了。真是离奇!晋江警方日前破获的一起案件证实,这是一种最新的信用卡诈骗手段:通过把高科技设备安装在ATM机卡口处窃取用户包括密码在内的信用卡,然后变造信用卡取走用户存款!更没想到的是,自制这种设备的犯罪嫌疑人竟然只有初中文化。自制设备复制信用卡信息今年7月间,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先后接到廖某等7人的报案,情形非常相似,都是银行账户上的存款被他人取走,而信用卡和存折却都在自己身上。经过警方缜密,犯罪嫌疑人吴某成、张某林分别在厦门和浙江丽水落网,一套专门用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窃取卡号和密码的新型高科技作案工具也被警方缴获。据了解,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龙岩人,从今年6月,犯罪嫌疑人吴某成等人经过精心策划,利用所学的一些高科技技术,自制了一套专门用在ATM机上窃取卡号和密码的新型高科技作案工具。有了作案工具后,这个团伙随后便在夜间,选择将其装在一些光线较暗的ATM机的卡口处。只要用户把信用卡插入ATM机卡口处,卡的信息即被复制。归案后,面对警方的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7起信用卡诈骗案成功告破,涉案总值17万元。如此高明的高科技作案工具,制作者有什么样的本领
    2023-04-22
    250人看过
  • 高科技犯罪“蛀虫”侵吞乐购近400万元
    通过设计非法程序,安插一些特殊的收银员,然后截留超市营业款,这种似乎只有在电影里发生的事情居然就在上海的几家乐购超市里发生了。昨天(5.11),法院对43名涉案人进行了公开宣判。2004年5月,从乐购超市真北店辞职的方元、陈炜嘉和该店资讯员于琪合谋,利用非法程序截留超市营业款。2004年6月至去年8月,由方元设计并定期修改非法程序,于琪、陈炜嘉等人利用担任超市资讯员、收银员的工作便利,将非法程序安装传送到乐购超市真北店、金山店和七宝店的收银系统,并招聘人员进行犯罪技能培训,然后把这些人安插到超市当收银员。犯罪分子先后侵吞营业款397万6558元。昨天,市第一中级法院判处方元14年,并处30万元;其他4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或。
    2023-04-22
    476人看过
  • 网络妖魔谁来降:打击高科技犯罪遭4大难题
    西游记里的妖魔神通广大,终难逃孙悟空的金箍棒。然而,虚拟空间中的网络犯罪,花样繁多,手段狡猾,靠谁来降?广州作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国际出口之一,拥有近10家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网民人数突破350万。一些不法分子便妄想借助如此便利的条件,将广州作为实施网络犯罪的天堂。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广州市公安局网监处即接办和协查案件638宗,占去年全年总数的93.3%。11月28日,在广州市召开的高科技犯罪及其控制国际研讨会上,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介绍广州打击高科技犯罪经验的同时,并提出了目前打击网络犯罪所面临的四大关键性问题。低风险犯罪——网上购物背后的秘密今年5月,犯罪嫌疑人陈某涉嫌通过发布出售电池、CD盒等虚假网上购物信息,连续诈骗多名外国人,作案金额超过3万美元。这位某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实施网络诈骗屡屡得手,不过是靠几个简单制作的英文网站。以极低的成本实施,并且容易逃避打击是网络犯罪日渐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犯罪不需借助暴力,也不会遭遇激烈反抗,因而被发现的概率很低。网络犯罪大多是通过对程序和数据等信息的操作来实现的,犯罪行为实施后对信息载体不会造成任何损坏,甚至不留任何痕迹,所以很难被发现。比如,实施网络诈骗,只需在网上发布一条虚假产品信息,并公布一个银行账号,就能在短时间内骗
    2023-04-22
    227人看过
  • 兰州首例出售盗窃网络财产案昨宣判
    昔日的教师因一时贪玩与冲动,沦落为一名让检查机关深感惋惜的高科技犯罪分子。他所开发与研制的计算机程序,曾多次在网上以千元的价格与人交易,正是这个程序,造成了中国最具规模的IT、网络游戏有限公司之一的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也使他沦为阶下囚。昨日,兰州市安宁区法院当庭做出一审判决,潘某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1年。案件回放潘某原是福建省某校的教师,2005年7月,他同妻子来到兰州市安宁区生活,潘某一直热衷钻研计算机的编程。2005年3月,潘某在福建工作时,曾从网站上一些木马程序得到灵感,又编写命名为密宝终结者的木马程序,该程序就如同在其他热血传奇网友的电脑前安置了一个无形的摄像头,使用者可轻易地掌握对方的帐号和密码,盗窃网友的网络虚拟财产。同年4月,潘某用密宝终结者获利7000余元。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迅速成立了14人的科研小组,专门拦截、杀处密宝终结者。经相关鉴定部门核算,盛大经济损失竟达960万余元。通过掌握的有关材料,盛大公司的全体职工联名向兰州市公安局报案。兰州市公安局网监处的干警经过多日侦察,于2005年9月29日,将潘某抓获。
    2023-04-22
    340人看过
  • 教师盗窃出售网络财产导致盛大公司损失960万
    教师领刑兰州首例出售盗窃网络财产案昨宣判昔日的教师因一时贪玩与冲动,沦落为一名让检查机关深感惋惜的高科技犯罪分子。他所开发与研制的计算机程序,曾多次在网上以千元的价格与人交易,正是这个程序,造成了中国最具规模的IT、网络游戏有限公司之一的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也使他沦为阶下囚。昨日,兰州市安宁区法院当庭做出一审判决,潘某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1年。案件回放潘某原是福建省某校的教师,2005年7月,他同妻子来到兰州市安宁区生活,潘某一直热衷钻研计算机的编程。2005年3月,潘某在福建工作时,曾从网站上一些木马程序得到灵感,又编写命名为密宝终结者的木马程序,该程序就如同在其他热血传奇网友的电脑前安置了一个无形的摄像头,使用者可轻易地掌握对方的帐号和密码,盗窃网友的网络虚拟财产。同年4月,潘某用密宝终结者获利7000余元。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迅速成立了14人的科研小组,专门拦截、杀处密宝终结者。经相关鉴定部门核算,盛大经济损失竟达960万余元。通过掌握的有关材料,x公司的全体职工联名向兰州市公安局报案。兰州市公安局网监处的干警经过多日侦察,于2005年9月29日,将潘某抓获。
    2023-04-22
    52人看过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高科技犯罪 网友关注榜
    #高科技犯罪 律师视频普法
    #高科技犯罪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