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行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复议法

知识

行政复议法

  • 派出所复议机关是谁
    行政复议听证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因此,不服派出所的处理决定,可以向其所属的县公安局或该县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申请期限将从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被申请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提出
    2024-01-05
    341人看过
  • 省政府可以成为复议第三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省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因此,如果您对省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九条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2024-01-05
    255人看过
  • 行政复议申请听证的时限
    听证是行政机关在做出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活动。而复议则是对具体的行政行为不满已经做出的决定,依法向法定的机关申请复议。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如果劳动者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另外,《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规定,《海关法》第64条规定,《专利法》第41条也提到了类似的规定。 因此,如果劳动者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应当先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再行向法院诉讼。而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也需要遵守听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01-05
    161人看过
  • 行政复议申请时间以什么为准
    行政复议申请时间
    《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在60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在7日内发送申请书副本。如申请人未提交副本,机关应告知申请期限。同时,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在60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因此,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应依法行使职权,确保行政复议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受理的决定,并在七日内向申请人发送《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如果申请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书副本,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告知其申请期限。 另外,《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对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并在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因此,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行政复议申请时,应当严格依法公正地行使职权,确保行政复议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行政复议申请截止日期的相关规定 行政复议申请截止日期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规定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申请的截止日期以事实发生后的特定时间为准,通常是自收到行政行为通知书之日起计算。具体的截止日期可能受到行政复议法定期限、特殊情况延期、申请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在行政复议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规定的时间要求。如果申请人超过截止
    2024-01-05
    417人看过
  • 申请行政复议超过期限怎么办
    行政复议申请时间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在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申请期限应该从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如果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4条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如果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发现有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按照规定期限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徇私舞弊、对申请人打击报复或者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情形,应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理。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
    2024-01-05
    334人看过
  • 行政复议参加人的第三人是谁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并参与复议程序的人。第三人主要包括被处罚人、权益受侵害者、共同被处罚人以及其他与被申请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对人。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除申请人、被申请人外,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参与复议程序,享有并承担复议权利与义务的人。在实际案件中,第三人的情形主要有:治安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权益受被处罚人侵害的人;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共同被处罚人;其他与被申请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对人。 行政复议程序中第三人的权益保护方式 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第三人的权益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三人可以通过书面申请参与行政复议程序,提供相关证据和意见,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其次,第三人可以请求听证,参与听证过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此外,第三人还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陈述意见书,详细说明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第三人还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补充证据和意见。总之,行政复议程序中,第三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提供证据和意见等方式,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人作为行政复议程序的参与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享有并承担复议权利与义务的人。在实际案件中,第三人的情形多种多样,包括被处罚人、权益受侵害者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相
    2024-01-05
    396人看过
  • 行政复议参加人为什么不包括行政复议机关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以及行政复议代理人。其中,行政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第三人是指与所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包括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时,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另外,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
    2024-01-05
    271人看过
  • 行政复议第三人应当通知情形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复议第三人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复议第三人是除了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行政复议第三人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行政复议决定将会影响其权益。3)行政复议第三人存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复议地位。4)行政复议第三人必须是在行政复议开始后、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参加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作为行政复议的一方当事人而参加行政复议的,享有类似于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权利,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具体行政行为的材料,有权委托代理人,但行政复议第三人无权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法自1999年
    2024-01-05
    356人看过
  • 复议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该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成功之后,可以向作出原决定的单位提出撤销决定,对当事人被侵犯的合法权益进行赔偿的请求。如果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变更罚款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的规定,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法制机构或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且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申请,应作出受理决定,制作《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该通知中应告知受理日期。对于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申请,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机关提出。而对于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申请,则应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制作《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因此,当事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成功后,如认为被侵犯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向作出原决定的单位提出撤销决定,并要求赔偿。同时,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变更罚款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
    2024-01-05
    164人看过
  • 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
    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包括维持、履行、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维持要求行政行为有清晰的事实、确凿的证据、正确的依据、合法的程序和适当的内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要撤销、变更或确认。撤销或确认违法要求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申请人不提供书面答复、证据和依据视为没有证据,决定撤销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维持决定;(2)履行决定;(3)撤销决定;(4)变更决定;(5)确认违法决定。其中,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及其影响力分析 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撤销、变更、确认等不同类型的决定。这些决定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和利益具有重要影响力。撤销决定可以使被复议行政行为无效,恢
    2024-01-05
    29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