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民生政策
法律综合
二胎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二胎

  •  办理二胎准生证需要准备哪些文件?
    办理二胎准生证需要准备六种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孕检说明和特殊情况证明,以及到男方户籍所在地区居委会领取一式四份的《再生育申请表》。需将申请表送交单位,让单位及男女双方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加具意见。办理二胎准生证,需要准备六种材料,具体如下:1.身份证;2.户口簿;3.结婚证;4.子女出生证原件以及复印件;5.近期孕检说明和特殊情况证明;6.到男方户籍所在地区居委会,领取一式四份的《再生育申请表》。要将申请表送交单位,让单位以及男女双方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加具意见。 生 育 二 胎 需 要 哪 些 手 续 材 料 ?生育二胎需要哪些手续材料?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生育二孩需要准备以下手续材料:1. 双方身份证:双方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2. 结婚证:双方需提供结婚证,证明婚姻关系。3. 独生子女证:如果是独生子女,需要提供独生子女证。4. 大孩出生证明:如大孩已出生,需要提供其出生证明。5. 双方家庭无业:需要提供双方家庭无业或失业证明。6. 资金证明:需要提供用于生二孩的经费证明,如存款单、收入证明等。7. 房屋证明:需要提供双方家庭主要居住地证明,如房产证等。8. 医疗机构证明:需要提供双方在具备产科和儿
    2023-08-31
    480人看过
  •  2021年上海二胎政策最新规定
    上海二胎政策细节和奖励政策已出,符合条件的夫妇可申请二胎,并享有同享的生育假和陪产假政策。女性可享受和第一胎一样的假期和生育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促进人口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同时保障家庭和职工的权益。上海二胎政策的细节如下: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其中一方是本市农业户口,另一方是独生子女等符合条件的情况,可以申请二胎。其次,是上海二胎的奖励政策,二胎同享“生育假”,男性陪产假将增加7天,从三天增加至10天。且女性可以享受和第一胎一样的128天假期以及相应的生育津贴。 上海二胎政策细节:独生子女可申请二胎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而上海二胎政策细节的出台,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申请二胎。根据上海市相关部门的介绍,独生子女家庭可申请二胎的条件包括: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或者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此外,夫妻双方需要年满30周岁,并且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二胎时,夫妻双方需要前往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申请二胎时需要提供独生子女证明。总体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符合条件的话,是可以申请二胎的。但是,在申请前,独生子女家庭应当充
    2023-08-30
    382人看过
  •  二胎生育保险如何报销?
    该段内容讲述了第二个孩子的生育保险条件与第一个孩子相同,需要再生育一个准生证。而广东省规定,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同时具备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以及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申办生育保险待遇手续,由用人单位持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其中,申办生育津贴或者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待遇的,还应当持婴儿出生、死亡或者终止妊娠证明。第二个孩子的生育保险条件与第一个孩子相同,即需要再生育一个准生证。一般规定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广东省规定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申办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手续,由用人单位持当地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发的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其中申办生育津贴或者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待遇的,还应当持婴儿出生、死亡或者终止妊娠证明。 生育保险需要哪些证明?生育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生育提供经济保障。在办理生育保险时,需要提供以下证明:1. 身份证件:办理生育保险
    2023-08-29
    380人看过
  •  拖欠二胎罚款,法院采取失信措施
    如果行政处罚的期限已过,但仍未缴纳罚款,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执行程序未能完成,相关当事人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想要删除需履行完成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由于删除会有一个滞后性,因此还完款后可以催促法院尽快进行删除。如果行政处罚的期限已过,但仍未缴纳罚款,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执行程序未能完成,相关当事人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如果想要删除需履行完成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于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由于删除会有一个滞后性,因此还完款后可以催促法院尽快进行删除。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是指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一个专门收录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库,旨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和联合惩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应当履行法律义务,如未履行,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建立和运营有助于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维护司法权威和公共利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维护和运营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如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公开、维护等。对于失
    2023-08-29
    480人看过
  •  为什么现在的二胎政策不再享受晚婚假?
    我国已经放宽了二胎政策,取消了晚婚假。目前倡导适龄生育和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此外,劳动者依法享有婚丧假期,具体期限为一到三天。二胎政策已经放宽,晚婚假已经取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目前倡导适龄生育和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且劳动者依法享有婚丧假期,具体期限为一到三天。 晚婚假取消,二胎政策有哪些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现象逐渐减少,而二胎政策的出台则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趋势。然而,就在2021年5月31日,国家发布了一项新的政策,宣布自2021年6月1日起,全面取消了晚育假,这是继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再次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首先,对于有意愿生育二孩的家庭来说,取消晚育假将大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不再受到罚款等惩戒措施的困扰,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生育二孩的权益。然而,另一方面,取消晚育假也意味着法定婚龄从22周岁提高到了25周岁,这意味着年轻人晚育的可能性将减少,对于国家的未来生育结构将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许多家庭已经习惯了这一政策,因此政策的实施可能
    2023-08-29
    458人看过
  •  2021江西省二胎产假最新制度
    本文介绍了江西和山西对于二胎产假的规定。江西的二胎产假与头胎一样,均为158天,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而山西地方相关法律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女方增加产假60天。因此,国家规定的产假为98天,江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60天,总共为158天。江西二胎产假与头胎一样,均为158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有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而山西地方相关法律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女方增加产假60天。因此,国家规定的产假为98天,江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60天,总共为158天。 江西女职工二胎产假:158天,增加60天江西女职工二胎产假:158天,增加60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女职工生育享有产假。江西目前的产假政策为女职工产假88天,二胎政策实行后,根据规定,女职工可享受158天的产假,比二胎前增加了60天。然而,一些女职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单位违规操作、不按法规执行等原因,产假天数并未达到158天。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对违规单位进行查处,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女职工自身也应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单位违规操作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江西
    2023-08-28
    260人看过
  •  2017年二胎产假天数是多少?
    根据我国现行的二胎政策,产假通常为98天。在这98天中,产前休假为15天,产后休假为83天。如果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如果流产,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根据我国现行的二胎政策,产假通常为98天。在这98天中,产前休假为15天,产后休假为83天。如果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如果流产,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 二胎产假多少天?二胎产假是指生育两个孩子的女性在产后享有的假期。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生育二孩的产假为98天,自分娩之日起计算,其中产前休假15天,产后休假83天。在孕期和产褥期,女性职工享有特殊的保护,包括停工留薪期和产假。停工留薪期是指女性职工在孕期和产褥期内因工作原因暂停工作,但仍需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按月领取工资的期间。产假是指女性职工生育后享受的假期,包括产前休假和产后休假。在产假期间,女性职工可以享受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服务等权利。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
    2023-08-25
    75人看过
  •  浙江二胎准生证申请步骤指南
    浙江省夫妇现在可以在单位或村委会申请再生育,生育管理所在地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完资料后需上报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县行政部门在30天内作出决定,通过的话会发生育证明。二胎政策放宽后,一胎和二胎都不再需要申请生育许可。浙江省夫妻可以在单位或村委会领取《申请再生育表》;生育管理所在地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夫妻提交的资料审核完之后,需要上报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在收到《申请再生育表》的三十天内作出决定;如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核通过了,会给当事人发二孩生育证明,不通过的,也会给出书面说明。 如何在浙江省领取二胎准生证?根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在各自所在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再生育证》。具体来说,夫妇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女方的生育证明以及男方所在地的区、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到各自所在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再生育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再需要办理再生育证。因此,在申请领取二胎准生证时,还需要查看当地的政策规定,以确定是否符合再生育的条件。二胎政策放宽后,一
    2023-08-22
    347人看过
  •  单独二胎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中国将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但各省份实施时间间隔不同。启动实施需经省级人大或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这意味着,各省份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在省级人大或常委会的监督下实施。此举旨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单独二胎政策将启动实施,但全国不会设定统一的时间表。各省份(区、市)将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不太长。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国家单独二胎政策何时开始我国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国家单独二胎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根据该政策,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和缓解一孩政策带来的压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政策并非所有夫妇都可以享受的。根据规定,夫妇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生育两个孩子:1. 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个子女;2. 夫妇无子女;3. 夫妇有一对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4. 夫妇有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是残疾儿童。对于不符合条件夫妇,仍然可以享受单独第二个孩子的政策,但需要满足一定的特殊条件,如必须是独生子女夫妇。
    2023-08-20
    425人看过
  •  申请二胎生育证需要哪些文件?
    本文介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最新动态。取消了二孩准生证制度,允许夫妇生育三个孩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现居住地政府负责。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缓解一孩政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流动人口的管理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生育二胎无需再办理准生证,过去需要夫妻双方提供身份证、当事人的户口本和结婚证。因为目前已经取消了准生证制度,当前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且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生育二胎无需准生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民生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生育二胎。然而,对于许多夫妇来说,生育二胎是否需要准生证还存在一定的疑问。根据我国最新的生育政策,生育二胎无需准生证。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为广大夫妇提供更加宽松和便利的生育环境。在实施二孩政策之前,许多夫妇因为准生证的问题而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限制。准生证的办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包括家庭稳定、子女数量、房屋面积等。这不仅给夫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也限制了家庭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因此,对于二孩政策来说,取消准生证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它减轻了夫妇的生育负担,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当然,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
    2023-08-20
    457人看过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二胎 网友关注榜
    #二胎 律师视频普法
    #二胎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