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6 20:20:12 418 人看过

一、不合法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不合法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合法与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4、依据其行为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诺成行为自当事人达成合意时成立,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为履行其义务;而实践性行为自当事人交付标的物时成立,交付标的物为行为成立的要件。

5、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从行为依赖于主行为。

6、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

三、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它本质上是行为人设立法律关系意图的外在表示;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民事法律行为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具有设权性的特点;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而直接发生法律后果。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并不在于事实构成,而在于意思表示;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能发生法律后果。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事实行为的构成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3日 19: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1、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2、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一、宅基地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的合同有效。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如下:(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
    2023-03-31
    169人看过
  • 侵权是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也指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在主观上并没有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一旦实施该行为即在客观上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有意思表示行为,但是其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因此其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是什么当事人有能力相应地订立合同。所谓相应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独立订立合同,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利益的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能够认识和识别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备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合同生效的条件:1、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是指行为人在外部行为中表达其产生、变
    2023-03-14
    243人看过
  • 继承是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遗嘱继承是民事法律行为。继承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继承人死亡(事件)引起是事实行为。遗嘱继承必须由被继承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被继承人死亡(事件)两个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引起。是另一个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构成(简称“事实构成”)是指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因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发生。这些相互结合,共同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称为事实构成。一、合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的外部表现。主要是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基本内容或者目的的协议。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也就是合同的内容中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3、合同属于人的行为。合同涉及的一般是财产性权利的内容而不包括人身权利。其是基于人的意思行为。4、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合同是能够发
    2023-03-05
    401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分类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4、依据其行为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诺成行为自当事人达成合意时成立,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为履行其义务;而实践性行为自当事人交付标的物时成立,交付标的物为行为成立的要件。5、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从行为依赖于主行为。6、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是什么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形式:1、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
    2023-04-06
    101人看过
  • 继承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继承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继承人死亡(事件)引起是事实行为。遗嘱继承必须由被继承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被继承人死亡(事件)两个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引起。是另一个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构成(简称“事实构成”)是指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因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发生。这些相互结合,共同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称为事实构成。一、继承人去世的财产如何处理如果继承人死亡财产可以由其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本质上属于法定继承,其具有法定继承的共性,同时也有特别的条件限制,具体情形如下:1、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是发生代位继承的前提条件,换句话
    2023-03-25
    143人看过
  • 无效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是的。无效合同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合同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一、无效合同的认定标准及注意事项无效合同的认定标准是: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被确认为无效,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无效合同的注意事项是:1、不非(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2、慎重甄别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3、认定合同无效一般应以当事人请求为前提,法官不要轻易主动地去认定和宣告。4、法官要慎重行使民事行为效力的释明权。5、认识认定无效合同启动司法程序和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的区别。二、怎样认定协议无效无效的协议,是指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赋予其法律效力,无效的协议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法律规定,无效协议的类型包括:(
    2023-03-06
    32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为合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2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有效行为: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侵权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5-03
      民事法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指当事人在主观上并没有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一旦实施该行为即在客观上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6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两者虽然都是行为人基于主观上的目的,借助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实施的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1、二者性质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合法行为,这种合法行为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而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
    • 合同终止不能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0
      终止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行为: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 遗赠是民事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遗赠是公民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个人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组织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法定继承人不是该主体)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执行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是一种无偿的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