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法律综合
证据
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中,由被告负责举证,证明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 更多>

举证责任倒置

  • 医疗事故属于过错责任吗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因此,医疗事故适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过错责任和第五十八条的推定过错责任两种归责原则。其中,推定过错责任实行举证倒置,无过错责任原则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结果是否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此可见,医疗事故责任不属于无过错责任,而应当区分不同的情况,认定为过错责任或者过错推定责任。医疗事故责任过错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一)医疗事故责任过错归责原则中的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要条件,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二)在医疗事故责任过错归责原则的过错责任下,对侵权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有义务举出相应证据表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以保障其主张得到支持。加害人过错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赔偿责任的范围产生影响。(三)医疗事故责任的推定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
    2023-08-18
    290人看过
  • 医疗举证责任倒置规定
    举证责任倒置
    最高法院明确指出这条规定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患者应当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负有初步的举证责任。即原告首先应当证明其与医疗机构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接受过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这种证据法理论上“提出证据责任”。如果患者不能提供证据对上述问题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其请求权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2、举证责任是可以转移的。如果患者对损害赔偿请求权成立的证明达到了表见真实的程度,证明责任就向医疗机构转移。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证据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即医疗机构应当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医疗机构不能提出具有合理说服力,足以使人信赖的证据,医疗机构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讲,“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并非倒置,而是举证责任转移的结果。3、确定责任转移的依据。确定由医疗机构对不存在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证明责任,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患者的医学知识非常有限,并且在治疗过程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医疗机构则通过检查化验等诊疗手段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制定治疗方案熟悉治疗过程。如患者因手术治疗过的。因此,依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2023-08-18
    424人看过
  • 购房补充协议如何签订
    举证责任倒置
    原本,开发商通常都是使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正式合同无法修改,但是购房者却可以通过签署补充协议,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然而如何签订补充协议才更为有效,不会让其反而成了开发商乱开霸王条款的便利工具呢我们在购房前就必须先弄清补充协议该怎么审、怎么签。买卖合同成摆设去年,李先生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并缴纳了认购款和定金。今年3月,他到售楼处签订正式购房合同时,却发现之前广告宣传页承诺的“双卫”变成了“单卫”,一楼的卫生间变成了储藏间。不仅如此,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开发商还要求所有购房者必须再签一份补充协议,且该补充协议是事先打印好的格式合同,其中有许多内容与主合同相违背。李先生发现,不少条款都是开发商强行约定的,如“甲方(开发商)自身原因造成未在本合同约定期限内将房屋交付购房人,购房人给予甲方30日的宽展期,宽展期内合同继续履行,甲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除此之外,李先生还发现补充协议中有多项内容明显与主合同原内容违背,大量免去了开发商本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这哪是补充协议,根本是本末倒置。”更让李先生无法接受的是,他在得到“不能更改、不能删减”的答复后拒绝签字,并要求退房。开发商却称,可以退房,但先前交付的认购款和定金不能退还。之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都没有结果,而开发商也只是口头承
    2023-08-18
    355人看过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方面的辩护意见
    原审判决认定陈A家庭财产合计人民币2199442.81元,总收入合计人民币694295.75元,家庭总支出合计人民币375,345元,理当还有318950.75元的存款;原审判决认定陈A受贿实得人民币886991.15元、其它合计折人民币210483.5元,尚有约折人民币779016.25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原审法院对一审辩护人提出应认定几十年存款利息至少35万元的辩护意见,以一审辩护人没有提出任何证据证实为由,不予采纳。辩护人认为:原审法院的如此判决认定有悖刑事诉讼证明规则,亦不符合事实。1、陈A家庭总财产来源中,应当存在几十年来的存款利息。原审判决只计本金收入,不计存款利息,不符合事实。陈A夫妻工作已几十年,存款有累积过程、利率有高低,以十年存款期计,利率以年息10%计,31万元(家庭收入结余)存款十年利息31万元,即使再存款利息是较重要的家庭财产来源,应当计算,应当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中扣除。存款有利息是常识,属于免证事实,不需提出证据加以证明。1998年1月18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34条规定,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应当直接确认。一审时上诉人及辩护人根据有存款就有利息的事实,提出应在来源不明所得的中扣除存款利息辩解
    2023-08-18
    37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在诉讼中,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行政诉讼中,其与民事、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是不相同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可以看出,行政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简言之,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行政机关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为:一、事实证据的举证,证明行政机关作出或者不作出某一行为的事实依据;二、法律依据的举证,证明行政机关的行为是符合法律、法规等的规定的;三、程序正当的举证,行政机关在作出或不作出某一行为是否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一般作出行政行为应先取证再基于证据作出相应的行政行为。当然,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并不表示行政相对人不用承担任何举证责任。行政相对人应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等。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决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的特殊性。其追求的是法治精神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相统一,是法治进步的体现。从一般意义上讲,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有作为行政主体的被告承担,说明其所作I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原告对此不负有举证责任,是单方责任。举证不能,则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负有
    2023-08-17
    317人看过
  • 分类定责考核上的区别
    举证责任倒置
    明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按照企业的功能和业务特点确立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有利于发挥考核手段的导向作用。《意见》对两类企业的分类定责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商业类国有企业对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责任使命,兼顾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性质,明确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要求,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建立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相挂钩的考核制度。针对具体情况,《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定责考核要求。1、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2、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合理确定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情况的考核。(二)公益类国有企业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区别:1、二者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023-08-17
    271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劳动争议案件中,某些事实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这是与一般举证责任相对而言的一种举证责任方式,一般举证责任是指谁主张,谁举证,也即原告对自己提出的请求和事实,应当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举证责任,又分二个层次,一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二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前者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应当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供证据,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后者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或是事实。只有负有举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应当负举证责任的事实。一是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包括除名、辞退、辞职和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也包括擅自离职的事实,在一般意义上也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1、除名:是指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了劳动纪律或是规章,根据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劳动者作出开除的处理决定,从而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除名不是处罚的一种。在除名这一争议里,用人单位至少要证明如下事实:员工有何违纪行为这一违纪行为违反了何种规章制度用作开除的依据即单位的规章的是合法有效的。只有完成了上述三个事实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才真正完成了这一意义的举证责任,否则,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2、辞退:可分二种情况,一是合法辞退,二是违法辞退。前者是指劳动者具有严重违纪或违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不用承
    2023-08-17
    306人看过
  • 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此规定明确规定了医疗侵权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就是医疗机构对在医疗活动中不存在过错以及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有以下两个特征:其一,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为法定举证责任倒置,必须适用,法官没有自由裁量权。其二,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为部分反驳主张举证责任倒置,即过错和因果关系反驳主张举证责任倒置。人民法院要想在审判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首先应该分清两者在诉讼中所承担的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第一,患者的举证责任。《若干规定》规定了在医疗侵权纠纷中,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在医疗侵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
    2023-08-17
    292人看过
  • 必须要做司法鉴定吗
    举证责任倒置
    在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需要收集各种证据提交给司法机关。其中有些证据是可以通过当事人自身的能力或努力获取的但是也有一些证据必须要借助其他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得到。司法鉴定有几类情况,一类是刑事责任方面的指轻微伤、轻伤、重伤。二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的,伤残等级鉴定。司法鉴定结论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特殊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然而,在通常社会环境下生活的普通当事人很难具备获取这种结论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便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做出判断,其对司法机关的说服力也远不能与司法鉴定结论相比。司法机关为正确适用法律,一般也会要求对涉及到专门性问题的案件进行司法鉴定,并根据鉴定结论做出判断。司法鉴定的范围包罗万象,凡是诉讼中仅凭办案人员直观感觉或逻辑推理无法进行鉴别和判断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其中涉及到一般个体诉讼当事人的多为法医类和物证类的司法鉴定。普通当事人想要在这些专业性很高的领域里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获取证据应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时,那么作为当事人将别无选择。因此,通过司法鉴定获取证据不但最为直接和有效,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唯一的途径。做司法鉴定必须做的原因:从司法
    2023-08-17
    215人看过
  • 被申请人公司未提供合法有效的法定证据,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公司所讲,本案中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的抗辩,依法不能成立。其理由如下: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对下列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花名册);(二)招聘“登记表”等招用记录;(三)做工“考勤”记录。王清义已在正大上班3天,为何没有考勤表。如何取得合法有效的录音证据,如何在法庭中提供录音证据?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在书面证据缺乏的情况下,录音证据在很多案件中就成了关键。录音或录像证据是法律允许的证据形式之一。在《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八种形式的证据,其中第四项是“视听资料”也就是录音录像证据。很多录音证据是在未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偷录取得的。偷录所得录音证据,是否还是合法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因此,录音资料属于视听资料,是法定证据之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依据
    2023-08-17
    302人看过
#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举证责任倒置 网友关注榜
    #举证责任倒置 律师视频普法
    #举证责任倒置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