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离婚后写的财产分割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
如果协议书符合法律规定,是有效的。 夫妻双方签订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是以离婚为前提,如果双方不到相关部门去登记离婚,则该财产分割协议因前提未成立而不生效。 如果双方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但该财产分割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不存在欺诈、隐瞒财产等的行为,离婚协议书是具有效力的。夫妻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那么离婚协议书在离婚登记生效时一起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离婚协议书的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当事人对登记离婚时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能反悔。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夫妻自愿签署的离婚协议,在夫妻办理完成离婚登记后生效,双方应当按照离婚协议处分财产。 夫妻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协议成立,成立并不代表离婚协议生效。 在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情况下,该协议没有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要建立在基本公平的基础上,如果离婚时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显失公平,可以申请撤销。显失公平的财产分割协议是法定的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之一,被撤销的财产协议自始至终没有效力。
满足如下条件的财产分割规定在协议离婚中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1、双方已经依法登记结婚;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公序良俗; 4、双方均领取离婚证; 5、其他条件。
双方在离婚前达成的协议离婚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或者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为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法院应该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情况分割。
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离婚是可以反悔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订立离婚协议时,应当对财产分割事项做出审慎考虑,因为一旦签订并生效后,没有证据证明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可以撤销的情形,再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有关财产的协议条款,于法无据,将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协议离婚时财产按如下规定分割: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是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共同财产即法律上所认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拥有的财产。
1、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2、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依法不予分割,离婚时,仍归一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