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签订合同的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3、该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除此之外,附条件的合同,满足条件时生效;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
离婚要求赔偿的条件如下: (一)夫妻一方重婚; (二)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 (三)夫妻一方实施家庭暴力; (四)夫妻一方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夫妻一方有其他重大过错。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来说,如果诉讼时效的期限已经到期的,那么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是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到期之后,义务人已经同意了履行义务的,那么义务人不可以通过以诉讼时效期间到期为理由这种方式来进行抗辩。此外如果义务人已经自愿
《民法典》第四十条规定的内容是,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利害关系人是指,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
民法典规定合同法免责的条件有约定免责和法定免责。 1.约定免责。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协议规定免责的条件,但是不能造成对方人身损害,也不能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2.法定免责。根据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害可以免责,不可抗力是指
民法典第604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规定解除合同条件是: 1.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履行期限届满前违约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或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双方协商解除合同不需要额外的条件,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我国法律并未强制规定解除合同需要作出书面表达。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的内容是: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 2、禁止家庭暴力; 3、禁止重婚、与他人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