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事诉讼中中的审判人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6.07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民事诉讼中的审判人员有:法院方面: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原告方面:原告、原告代理人/辩护人、原告代理律师;被告方面:被告、被告代理人/辩护人、被告代理律师;其他可能相关人员:相关证人、公诉人、旁听人员。
律师普法
  • 刑事诉讼中能开民事审判员吗
    刑事诉讼中能开民事审判员吗

    刑事未判决人员,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被告开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判决后,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受害方死亡或重伤致残的,单独提起民事

    2020.11.02 74
  •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指的是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指的是哪些

    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 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控侵犯原告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称为被告。 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

    2020.04.09 159
  • 民事诉讼中的中止审理条件
    民事诉讼中的中止审理条件

    民事诉讼法中止审理的情形主要包括,当事人还没有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涉及民事诉讼过程当中的一方当事人死亡,其中一方因为不能抗拒的事由,没能够参加诉讼的,或者其他应该中止诉讼的情形,民事法庭都有可能中止审理,待到这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消失以后,再重新

    2020.03.28 136
专业问答
  • 民事诉讼中回避适用哪些人员

    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六种,分别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鉴定人。这些人都适用回避制度,只要是这些人里面与本案相关的,都应该回避。

    2022-07-17 15,340
  • 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和陪审员的区别

    1、资格条件不同。人民陪审员不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除不能担任审判长之外,其他权力与义务是跟法官一样的,是一个案件的合议庭成员。而审判员需要取得法官资质证书,可以担任审判长。 2、报酬制

    2023-01-11 15,340
  • 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的诉讼事宜有哪些

    一、合伙未经清算,不予受理。依照民诉法第108条之规定,只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均应受理。二、虽有终止合伙协议,但未结清算,合伙不得终止,其他

    2022-10-07 15,340
  •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回避由谁决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则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022-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029 2022.04.17
  •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3,890 2022.05.11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都有哪些 01: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都有哪些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以下几点: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

    545 2022.11.21
民事诉讼中中的审判人员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