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2
常见房产纠纷: 一、房屋产权纠纷; 二、房屋买卖纠纷; 三、房屋优先购买权纠纷; 四、房屋租赁纠纷; 五、房屋抵押、典当纠纷; 六、房地产相邻关系纠纷; 七、房屋拆迁纠纷。
房产纠纷的类型有:商品房预售纠纷、单位集资房和已参加房改的公有住房的出售纠纷、私有房屋和二手房买卖纠纷、商品房出售纠纷、房地产权属纠纷、房屋赠与、互易和继承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相邻权纠纷等。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处理方式:首先双方可以就财产纠纷进行协商,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的,按照协商结果处理;不能就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由一方当事人就财产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对离婚后的财产纠纷进行处理。
法院审判离婚财产纠纷案件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1、自愿原则。即夫妻可以自行协商共同财产的分配相关事项; 2、平等原则。即人民法院判决分配时,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 3、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则。
离婚后常见的财产纠纷不外乎:1、财产权属纠纷,也即对于某一特定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争议;2、共同财产分割的纠纷,如果离婚时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离婚后很可能再生争端;3、共同债务的认定和承担纠纷:也即对于某一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以及
离婚家庭财产分割原则是: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4、平等均分原则; 5、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起诉离婚的程序内容: 1、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起诉状; 2、法院应当在审理前先行调解,调解有效的,终止审理; 3、调解无效的,法院会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经法院审理后,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起诉离婚的程序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副本以及有关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 3、人民法院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离婚法院起诉程序有: 1、起诉,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带上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立案; 2、调解,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进行调解; 3、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 4、调解无效,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5、判决,判决准予离婚
起诉的一般程序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向法院立案并支付诉讼费; 3、法院审查受理后,将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民事案件审理时间为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根据相关规定,起诉应当向人
离婚诉讼应采取以下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副本及有关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 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