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8
《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费一般由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但是当遇到其他情况,费用的承担方是不确定的,最终还是要看法院的判决结果来决定。例如有些情况,原告方并未完全胜诉的,会由原告和被告共同承担费用。还有,对于最终没有由法院做出相应判决的民事案
诉讼离婚时,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应当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离婚后,由原告承担在立案时因分割财产而收取的诉讼费,案件审理结束后,人民法院在判决中会明确案件的诉讼费用由谁承担,一般由判定输的一方承担损失后果,承担诉讼费用。
离婚诉讼费是人民法院向请求离婚诉讼当事人征收的费用,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讼费一般由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受理决定时,同时通知原告预交诉讼费,最后人民法院依“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的原则确定诉讼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受理决定时,同时通知原告预交诉讼费。 人民法院确定诉讼费的承担方和双方责任的大小各自承担的比例,如果诉讼费交缴后原告又撤诉,人民法院只退还诉讼费的50%。 离婚案件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每件10-50
法院受理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是按照财产的总额计算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离婚财产分割法院的收费是这么计算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在离婚诉讼中,就财产分割问题双方应该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在处理离婚财产纠纷时要遵守下列原则: 1.照顾子女原则; 2.照顾女方的原则; 3.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4.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
离婚财产分割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
离婚分割财产的诉讼费一般是由原告预交,法院判决后,原告可以向败诉方索要先行垫付的相关费用。但是如果在审判后出现原告方并未完全胜诉的情况,法院也会判决让原告和被告共同承担本次离婚财产分割案件的诉讼费用。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由此可知,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分割,首先应当由夫妻双方自由处理,即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的体现,无论如何处理,只要符合当事人的意愿,他人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可以按照双方意愿进行分割,若是无法协议分割,则法院会依照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割时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例如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给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适当多分一些财产。一方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的,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