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税法法律常识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应当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12.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相关专题推荐: 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律师普法
  •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计算方法:居民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所得额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确定的扣除后的余额,根据法律来计算。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

    2022.09.29 263
  • 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有哪些
    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有哪些

    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如下: 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法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减去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

    2022.05.11 399
  • 怎样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怎样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6万元和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经过这次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的低税率级距,缩小25%

    2022.04.16 665
专业问答
  • 纳税申报表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32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包括按照税法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

    2023-02-13 15,340
  • 应交所得税率中缴纳所得额是怎样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

    2022-08-24 15,340
  • 应交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应缴所得税额=应缴所得税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纳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

    2021-10-27 15,340
  • 诉讼费和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计算的

    代垫诉讼费是企业追讨贷款时产生的费用,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没有明文规定扣除条件,这里可将其视同与贷款本金相关债权,参照“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如果金融企业追讨的贷款类债权属于以上12种情形规定的可扣除贷款

    2022-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1,701 2022.04.17
  • 个人所得税交纳的税率是怎么规定的 01:13
    个人所得税交纳的税率是怎么规定的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的以下九项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

    2,827 2021.04.22
  • 个人所得税具体怎么计算 01:15
    个人所得税具体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应税率计算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综合所得减去个税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出来。 个人所得税每月会由单位代扣预缴,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办理汇算清缴,对于所缴纳

    2,361 2022.05.2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应当是怎样的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