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
合同公证的效力有: 1、法定证据效力,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不履行的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相应法律行为设立
合同无效的情形: 1、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3、合同意思表示虚假,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4、合同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无效合同的情况一般包括:1、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且损害到国家的利益;2、一方和第三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3、以合
保证合同的无效情形有: 1、当事人恶意串通,侵犯国家利益; 2、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 3、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等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 2、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 3、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
合同无效的情形分别有: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具体如下: 一、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
导致合同效力终止的情况有清偿、解除、抵销、提存、免除、混同,其中,清偿、抵销、提存、免除和混同为合同的绝对终止,即合同权利义务的清灭、解除、终期届至等为合同的相对终止,即合同履行效力的消灭。
《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主要规定了下列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