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行政诉讼法律常识

行政诉讼如何修改民诉法

更新时间:2022.03.26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十大亮点 1、受案范围扩大 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受案范围。经过20多年的实践,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已不仅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范围在单行法中不断扩大,未来扩大受案范围是总体趋势,进一步明确列举可诉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避免法院借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不予受理。 2、立案不受干预 相关条款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虽然这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款,但把这个要求写进来,体现了在行政诉讼中对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保障。 3、可口头起诉 相关条款规定,起诉应当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这一规定方便了当事人行使诉权:“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更希望采用口头方式起诉。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操作性较强。” 4、应登记立案 相关条款规定,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登记立案。不能当场判定的,应接收起诉状,出具书面凭证,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以前立案很大程度上是实体审查,以后法院立案主要是对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形式要件要求进行判断。新规定同时要求法院要对当事人不清楚的地方进行释明,给予指导。虽然会给法院增加工作量,但这是对当事人诉权的一种保护。 5、行政首长出庭 相关条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这也是特别强调,老百姓告官要见官。通过这种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官民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案件的解决。 6、可跨区域管辖 相关条款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行政审判面临的症结性问题就是行政的干预。一些基层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和行政机关,导致一些案子不能判、不好判、不敢判。这次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法院的“地方化”问题对公正审判造成的影响,从体制层面给行政审判注入了一剂十分有效的“强心针”。 7、起诉期限延长 相关条款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延长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原告的起诉期限,由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当中的三个月延长到了六个月,并且对一些特殊情况,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给原告更多的时间来提起诉讼。 8、明确提出要解决的行政争议 修改后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决行政争议”的表述。把解决争议纳入行政诉讼目的是对行政诉讼性质、功能正确诉讼认识的结果,为扩大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立法目的依据,过去仅注重行政诉讼的监督和救济功能,而忽视了它的解纷功能。 9、不执行可拘留行政机关直接责任人 修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增加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这一规定对于促进执行还是比较有力度的,虽然有“社会影响恶劣”限制,实践中可能会慎重使用这个手段,但是拘留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10、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政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这一修改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行政复议因许多地方和部门复议机关做“维持会”而导致复议公信力严重下降的现实困境。
律师普法
  •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原审案件起诉期限如何算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原审案件起诉期限如何算

    我国《行政诉讼法》在修改后对于起诉期限的相关规定为:行政诉讼法过去规定的直接起诉期限为三个月,修改后的期限为六个月,较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相比显然较短。

    2020.06.17 79
  • 行政诉讼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行政诉讼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内容如下: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第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

    2020.05.04 300
  • 行政诉讼完了如何进行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完了如何进行民事诉讼

    进行民事诉讼有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在诉讼状中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名称、住处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示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 2、到

    2020.02.28 184
专业问答
  •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起诉期限如何审查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超过这一法定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丧失了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2023-08-27 15,340
  • 行政诉讼法修改十一条、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十大亮点及司法解释如何

    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十大亮点◆扩大受案范围增加可提起诉讼的情形:对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等。◆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

    2022-02-12 15,340
  • 如何推行《行政诉讼法》中部门规章修改

    在裁决行政案件参考规章时,人民法院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裁判能否引用规章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法律法规。由于规章及以下规范性文件

    2021-11-15 15,340
  • 民事诉讼证据如何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一)众所周知

    2022-10-1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如何提起拆迁行政诉讼 01:19
    如何提起拆迁行政诉讼

    提起拆迁行政诉讼的流程如下: 1、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人应当在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起诉书载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的起诉状交由人民法院以供审查; 2、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

    423 2023.02.18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174 2022.05.11
  • 如何民事诉讼追回欠款 00:57
    如何民事诉讼追回欠款

    民事诉讼追回欠款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对于事实清楚,数额不大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2,明确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民间借贷原告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原告所在地法院是属

    2,053 2022.04.15
行政诉讼如何修改民诉法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