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合同无效的规定有:无效合同终止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主体不适格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违背公序良俗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造成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2、不影响合同的部分解决争议的条款。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3、赔偿损失。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一般情况下,购房合同双方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诉讼时效期限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的那天起开始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那天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将不进行保护。存在着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
判定居间合同无效的标准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所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订立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所订立的合同。若有以上情况,则合同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无效合同的种类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及公序良俗的合同。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不具备以下条件的合同无效: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合同无效在法律上主要有以下规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违背公序良俗签订的合同无效; 4、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签订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的相关规定有: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如下: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