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继承法律常识

民法总则有关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吗

更新时间:2022.06.1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以民法通则为基础修后颁布的民法总则,对多项民事法律条规都进行了修改。针对民法通则对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不甚完善的情况,也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做了修改。由于民法总则刚颁布不久,故而即使是学习法律的朋友对该项条规的理解也不深透每个人律图小编整理了下列关于民法总则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的相关信息。
律师普法
  • 现行民法总则胎儿有权继承吗
    现行民法总则胎儿有权继承吗

    胎儿有继承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1.02.26 65
  • 民法典关于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如何规定
    民法典关于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如何规定

    关于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这样规定的: 1、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

    2021.03.25 446
  • 论根据民法总则有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规定
    论根据民法总则有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规定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一)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二)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

    2021.01.10 193
专业问答
  • 民法总则规定,民法总则是为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而制定的吗?

    《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

    2021-10-01 15,340
  • 哪些法律规定保障胎儿民事权利

    胎儿在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领域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遗产

    2023-05-08 15,340
  • 民法总则中胎儿抚养权能解除吗

    1、父母可以约定胎儿抚养权。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父母离婚的,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不是强制性的规定,如果双方协议归父亲扶养的,且不损害子女合法利益的,则视为协议有效。 2、

    2023-05-02 15,340
  • 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的什么权力受法律保护

    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

    2021-09-0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3,386 2022.05.13
  •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2,901 2022.04.15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6,621 2022.05.11
民法总则有关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