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消费维权法律常识

诈骗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08.1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是完全以欺诈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钱财;而不当得利属于民事概念,是以不违法的方式取得了他人的财产或利益。”本人认为有误诈骗罪是刑法的罪名。客观方面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诈骗为手段的行为,其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罪名怎么可以等于行为?!另外,不等的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是他人受损,自己受益,当然违法.如果是“以不违法的方式”取得,怎么可以受到法律的非难呢?最后,财产利益属于利益的范围!
律师普法
  • 诈骗罪与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诈骗罪与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不当得利是民法上的一个概念,指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造成他人损害。诈骗罪是刑法上的罪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12.04 119
  • 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不当得利与诈骗的区别为: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被确认为别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2022.08.12 232
  •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何区别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何区别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上前者恶意,后者善意; 2、前者只适用于动产,后者可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 3、前者只涉及两方,后者涉及第三方; 4、前者的得利应当返还,后者取得所有权,无需返还。 因他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

    2022.04.14 1,336
专业问答
  • 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之诉的区别

    根据《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地域管辖的规定,一般民事案件,除在法律中对管辖有特别规定的外,都应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而不当得利民事案件,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特别的管辖规定,所以应适用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2022-06-17 15,340
  • 2022年不当得利和财产侵权的区别?

    区别如下: 1、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 2、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侵权行为则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侵权之债的归责原则包括

    2023-01-06 15,340
  • 赠与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否赠与都可以发生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

    2022-10-16 15,340
  • 不当得利孳息和取得其他利益的区别是哪些?

    不当得利:1)不当得利人具有返还义务,所返还之物包括了所受利益、更得所有(孳息、代位物)。至于用不当得利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收归国家,而不是返还。2)受领人为善意的,所受利益已不存在,则无

    2023-04-06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79 2022.04.17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308 2022.05.11
  • 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01:02
    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合同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的情形。合同诈骗则是指,一方当事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者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产的行为。首先,这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如果是合

    2,262 2022.04.15
诈骗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