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但是,为了尊重少数名族的风俗习惯,部分特殊少数名族可以不遵循此项规定。
结婚到民政部门,现在一般都在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民政窗口 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申请:取男女双方各自的身份证原件(临时身份证)、户口本原件(户藉证明/集体户口页)、三张2寸近期免冠合影照。离过婚的请带上离婚证或判决书
男的二十二周岁可以结婚登记。 我国男女结婚的法定婚龄是男性二十二周岁,女性二十周岁。法定婚龄是指法律所确认的准予结婚的最低年龄。基于婚姻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的当事人才能从心理和身体上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才能够承担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要申领结婚证,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如果男女双方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禁止结婚的情形并且自愿结婚就可以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就会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男女按照以下流程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1、男女双方亲自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申请结婚登记; 2、提交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照片; 3、审查通过
大陆地区男生领结婚证的法定年龄是二十二周岁,女生则是二十周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习惯的缘故,会酌情降低结婚年龄,男生可以降低到二十周岁,女生则降低到十八周岁。法律规定的二十二周岁是男生可以结婚的最早年龄,并不代表男生一到二十二周岁就
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且还需要满足双方不得为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双方自愿等条件,才会予以登记结婚。
男女结婚登记的年龄的要求: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结婚除必须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在规定的结婚登记处履行法定的婚姻登记手续。
一般男性年满二十二周岁,女性年满二十周岁,就达到了法定婚龄,就可以领结婚证了。 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则需要根据当地的变通规定确定法定婚龄,确定多少岁可以领结婚证。 我国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
未婚男女申请结婚登记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了。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登记制度,可以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实施,保证婚姻当事人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避免违法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