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强制拆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拆迁?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拆迁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裁决。 2、行政机关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并依法进行了调解。 3、已经落实了补偿安置。 4、已经依法组织了听证。 5、强制拆迁的裁决已经通知被拆迁人,被拆迁人拒绝自行搬迁。 6、已经进行了现场公证和证据保全。
在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告知了拆除决定后的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既不履行义务,也不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机关经催告后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拆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拆
可以强拆的情况包括:在本市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强制拆迁是以补偿决定为依据的。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被征收人必须给予货币补偿、产权交换住房和周转住房。如果没有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交易
2022.04.16 1,598 -
政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拆迁?
1、拆迁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裁决,所以适用行政强制手段拆迁的前提条件是拆迁当事人向行政机关提出了行政裁决的申请。 2、行政机关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并依法进行了调解: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裁决的,应当递交《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规程》第5条和第6
2020.09.05 176 -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拆迁吗?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2020.01.06 238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拆迁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2022-03-20 15,340 -
拆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拆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那么可以强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规
2022-06-04 15,340 -
拆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拆?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那么可以强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规
2022-05-13 15,340 -
拆迁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执行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有补偿金额和专用账户存储账户、产权调
2021-11-16 15,340
-
01:57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离婚
没有强制离婚这种说法,夫妻离婚有两种,一是协商离婚,二是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的话,就需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夫妻是否感情破裂,作出相应的判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
2,443 2022.04.17 -
01:02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可以强制迁出户口。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由于户口的迁出需要户主的同意及配合,且需要户主提交相应的审批文件及新的
5,688 2022.05.11 -
01:11
什么情况下强拆不违法
强拆,不一定是违法行为。如果拆除的是违法建筑,同时拆除单位已经依法履行了相关的公告职责,这时候强拆行为就不会构成违法行为。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无权请求拆除单位赔偿自己的损失。强拆主要是指行政强拆,是政府部门强制拆除建筑物等不动产的行为。根据
1,2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