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单位出资对员工进行各种技术培训要负责任吗

单位出资对员工进行各种技术培训要负责任吗

2023-03-25 11: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25回复

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的出资是特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出资,如发票。如果试用期满,在劳动合同期内,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具体支付方法是:约定服务期的,按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没约定服务期的,按劳动合同期等分出资金额,以职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递减支付;没有约定合同期的,按5年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双方对递减计算方式已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如果合同期满,职工要求终止合同,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贾淑文律师

湖北建弘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为: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根据。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叫不当得利?
    什么叫不当得利?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1.04.14 212
  • 什么叫违法所得?
    什么叫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是指行政相对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所获得的利益。

    2020.07.11 96
  • 什么叫善意取得
    什么叫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此处的善意第三人即不知占有人为非法转让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

    2021.01.01 138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叫故意伤害罪缓刑期间能判得出来吗

    1、故意伤害罪,要想判处缓刑,必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取得受害人的谅解。 2、如果不赔偿受害人损失,就不能取得受害人谅解。只有被害人对被告人表示谅解了,同意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

    2022-05-03 15,340
  • 抵押出来的房产叫什么

    不动产抵押就是用不动产提供担保,不动产的抵押设立的要件,需要有处分的权利,有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

    2022-07-17 15,340
  • 什么叫来?

    国家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是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受害人依法要求赔偿,由法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

    2022-11-02 15,340
  • 什么叫办不出来的原因啊

    如果你已经进入办理流程,社保卡申领人材料齐全、信息无误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发放社会保障卡。临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直属参保职工联系查询社保卡办理进度。县区制卡不通过

    2022-10-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叫诈骗罪 01:10
    什么叫诈骗罪

    诈骗罪的行为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做出欺骗行为,该行为使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诈骗的金额要求: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中对电信诈骗规定

    1,483 2022.04.17
  • 什么叫诈骗案 01:13
    什么叫诈骗案

    依据刑法有关的规定,诈骗案一般针对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人使用虚构、捏造的事实或者通过隐瞒真相的形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有或者私有财物的行为,诈骗案和诈骗罪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较大的,则可以构成诈骗罪,是属于刑事犯罪会被判

    3,391 2022.04.15
  • 什么叫民法典 01:15
    什么叫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2,59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