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入世对我国涉外民事诉讼带来的影响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分析

入世对我国涉外民事诉讼带来的影响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分析

2020-04-02 08:5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0-04-02回复

(一)入世给我国涉外民事诉讼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外及含有涉外商事、民事纠纷因素的仲裁、诉讼案件的数量将迅速增加;国家间的民事司法协助活动,也将不断的扩大范围和增加数量。 2民事法律主体及民事主体的保护范围,将呈扩大趋势。 3审判人员面临知识更新,尽快熟悉掌握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及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的迫切任务。 4我国现行立法如何与国际规则衔接、配套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5从司法理念上讲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观念,转变司法观念的任务迫在眉睫。 6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国际条约和协议的内容,将成为裁判案件的一种法律渊源。 (二)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不完整、不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诉法中,对对等原则的具体实施措施,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如:诉讼保证金的规定与执行,许多外国法院对中国民事主体起诉的案件均收取该项费用,而我国法院从未向外方当事人收取过此类费用,原因即为: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该项具体制度的规定;从而导致已确立的对等原则无法落实到具体审理的案件中去,未能体现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2)《民法通则》与相关立法不衔接配套且存在交叉现象,客观上形成有多部国内法律,分别规定了内容基本相同的有关条款;如: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法等。我国《立法法》未规定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及与外国签定的国家间的协议,在我国产生何种法律效力的有关内容。而学术界的常规解释是: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除声明保留的条款)、签定的协议和我国的法律,在国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立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内容,规定、解释的不完善。首先,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但均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的含义,作出法律界定或解释;致使该项权利范围不明确。其次,缺乏国际礼让原则等基本的国际法内容。再有,在诉讼时效上,也未给外国民事主体留出必要的在途时间。第四,缺乏司法审查制度。没有将作出某案判决的外国法院,确认其对该已裁决案件,具有合格的司法管辖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得以承认与执行该外国法院,对该案作出的判决的法定条件之一,等等。 (三)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国国际法的理论基础薄弱,导致具体的涉外民事诉讼活动与国际普遍适用的标准在衔接上,存在较大差距。 2司法实践中,国际礼让规则没有形成普遍意识和惯例。总之,可操作性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民诉法第二百四十四条对协议管辖的规定中,对“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具体含义和内容,缺乏可供具体操作适用的详细解释。 3对我国民事涉外法律文书中确定的可执行内容的物质保障基础薄弱,执行方式简单、措施不力。致使大部分涉外民事案件的执行,存在国内无财产、无民事主体对象可供执行的问题;因进行诉讼所造成的民事损害赔偿,予以执行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域外强制执行措施更趋薄弱,且尚无明确的并具有操作性的程序规则及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一、包括内容:社会保险 (SocialInsrance)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在中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层次偏低; (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够全,保障水平比较低; (三)社会保障资金不充足,监管方法薄弱; (四)社会保障责任模糊,缺乏长效机制; (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比较低。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事诉讼并不会影响到个人信用。但是,如果法院判决确定下来之后的义务,或者败诉方没有上诉,判决生效后没有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履行的,那么可能会上法院失信人员的黑名单,然后会影响到个人信用。

律师普法更多>>
  • 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0.12.29 385
  •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从旧从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

    2020.02.02 677
  • 民事国家赔偿诉讼的问题
    民事国家赔偿诉讼的问题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种国家赔偿,没有民事赔偿。 其实关于民事纠纷,并不在国家赔偿的范围之内的,如果发生了民事错判的话; 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司法途径请求法庭撤销判决,给已经造成的财产损失,要求当事人返还。

    2020.02.14 123
专业问答更多>>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从世界135个经济体先后加入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组织,迄今没有一个成员退出,30多个经济体正在努力申请加入和我国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边组织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

    2022-03-07 15,340
  • 涉外刑事诉讼中国籍及其影响主要有哪些

    (一)被害人为本国国民的犯罪适用本国刑法所依据的原则 关于对被害人为本国国民的犯罪适用本国刑法,依据的是什么原则的问题,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这是依据国籍原则。如有的学者认为,国籍

    2022-02-15 15,340
  • 我国对涉外婚姻关系的影响有哪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涉外婚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涉外婚姻逐年增加。以上海为例,作为远东重要国际都会的上海,外籍人士在沪人数不断增加。根据2002年上海市劳

    2022-02-15 15,340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

    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

    2022-04-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00:49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有以下的五个条件,具体如下: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

    1,371 2022.04.17
  • 离婚涉及到哪些问题 00:51
    离婚涉及到哪些问题

    离婚会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男女双方感情是否破裂,有无和好的可能,如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可以认定为双方感情破裂; 2、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处理:双方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时候,原则上是一人一半,但是法律也有倾斜保

    2,657 2022.05.11
  •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 01:35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如下: 1、原告起诉,法院在七日内审核决定是否予以立案。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2、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3、当事人不服地

    12,461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