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离婚后儿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儿子抚养权归谁?

2023-03-08 08:3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08回复

离婚时儿子的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作为本企业连续工龄计算: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的,其调动前后的企业工龄连续计算;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的,其学习时间及调派前的本企业工龄连续计算。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1、员工入职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需要依照劳动合同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干私活影响本职工作,单位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在工作期间,因故意而导致公司损失的,单位可以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主张赔偿。用单位资源干私活,就属于故意行为,如果造成单位资源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普法更多>>
  • 无证驾驶还能接着考吗
    无证驾驶还能接着考吗

    无证驾驶如果并未发生交通事故,只是被治安处罚的,并不影响考取驾驶证,将无证驾驶涉及的违章罚款处理完毕可以继续考驾照;如果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2020.08.09 396
  • 瞒着公司接私活犯法吗
    瞒着公司接私活犯法吗

    利用工作时间接私活被公司发现,不一定违法,但是一定违反公司的管理制度,可能会被解雇。如果涉及接私活利用了公司的销售渠道或者是公司的资源,产生了利用公司的物料或者是其他原材料生产制作私活的产品,这个时候涉嫌盗窃,可能会产生违法行为。

    2020.11.10 2,329
  • 红灯出线接着就绿灯了算是闯红灯吗
    红灯出线接着就绿灯了算是闯红灯吗

    只要在红灯期间越过停止线,即属于闯红灯的行为。

    2020.05.04 332
专业问答更多>>
  • 接着上班可以接着上班吗

    可以接着上班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

    2022-03-23 15,340
  • 如何接着要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好的话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处理解决。焕廷法律服务团队A为您解答

    2022-10-25 15,340
  • 续签合同必须接着接着到期日期吗?

    续签合同不是必须接着到期日期。法律对续签合同时间没有规定。比如劳动合同,续签劳动合同的续签日期不一定要写前一份合同到期的那一天,一般而言,可以写到前一份合同到期的那一天;当然,也可以提前续签劳动合同。

    2022-06-02 15,340
  • 接着签了合同

    关于工作的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

    2022-07-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 00:52
    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

    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一般有以下的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直接代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并且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其法律后果先由代理人承担再转移给被代理人的一

    3,194 2022.04.17
  • 不想离婚如何拖着 00:46
    不想离婚如何拖着

    不想离婚无法拖着。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想要离婚,另一方想拖着不离婚的,那么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只要人民法院受理该案件,那么一般会在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时间内,作出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需要在立案那天起六个月内

    4,041 2022.04.18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057 2022.04.15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