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打击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打击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打击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2020-02-20 682
普法内容
对打击报复或者指使他人打击报复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第八条举报人向人民检察院实名举报后,其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打击报复,向人民检察院请求保护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迅速进行核实,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二)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因遭受打击报复受到错误处理的,应当建议有关部门予以纠正; (三)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因遭受打击报复受到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协调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予以救助。 有证据表明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可能会遭受单位负责人利用职权或者影响打击报复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相关单位或者个人作出解释或说明。应当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将相关证据等材料移送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由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实名举报后被多人打击报复该怎么办
    实名举报后被多人打击报复该怎么办

    举报单位遭到恶意报复的,举报人可结合单位恶意报复的这些行为,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0-06-22 1,644
  • 证人打击报复罪会受处罚吗
    证人打击报复罪会受处罚吗

    如果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既遂法院会判得重,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打击报复证人罪在我国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2020-08-19 97
  • 遭人打击报复怎么办
    遭人打击报复怎么办

    遭人打击报复应该立即拨打110报警。 打击报复行为除了直接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的显性报复外,更多地体现为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变相打击的隐性报复,如下岗、转岗、解聘、不予晋升、停发奖金等。此类报复由于与企业或者机关正常的制度规范和内部管理权限相

    2022-07-02 2,892
专业问答更多>>
  • 举报人被打击报复咋办?

    如果有证件证明被打击报复,可以要求检察院或者相关单位作出说明。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第六条人民检察院受理实名举报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和影响等进行综

    2022-11-08 15,340
  • 打击报复举报人有几种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

    2023-06-04 15,340
  • 什么是打击报复证人罪,打击报复证人罪如何处罚?

    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方式很多,如制造种种“理由”、“借口”,非法克扣证人的工资、奖金等;将证人调往脏、累、苦的岗位工作或者借口将证人调离本单位;给证人降级

    2022-08-19 15,340
  • 私人放怎么打击处理

    私人放高利贷,属于民间借贷,不超过银行同期利息的四倍,一般不会被打击。如果长期以放高利贷为生,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是违法的。你们可以向银行反映,由银行对其处罚。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10-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袭击警察会被怎么处理 01:02
    袭击警察会被怎么处理

    袭击警察的处理如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袭警是指用暴力手段对正在执行警务的人民警察或辅警进行突然人身攻击,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等行为。袭击警察的行为构成袭警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

    1,563 15,340
  •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认定标准 01:07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本罪的主体属于属于特殊主体,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才能构成本罪; 第二,犯罪嫌疑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

    875 15,340
  • 住建局不处理举报怎么办 01:08
    住建局不处理举报怎么办

    住建局不处理举报的,可以向上一级住建局反映投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举报可采用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者走访等方式进行。举报人应提供被举报人姓名或单位名称、项目名称、违法违规事实及相关证据或有效线索等。鼓励实名举报和逐级反映问题。举报

    14,18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