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2021-01-03 56
普法内容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一年,因为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债权人的撤销权可以保全债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四十条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撤销权行使期限
    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撤销权行使期限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如下: 1.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其财产或者权利的行为。 2.债务人实施的处分行为须发生于债成立之时或之后。 3.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 4.债务人的处分行为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即有害债权。 5.债务人和受让

    2021-04-30 28
  • 破产撤销权行使时间有多久
    破产撤销权行使时间有多久

    如果债务人有以下情形的,管理人是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的;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或者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或者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放弃债权的。当债务人有上述行为的,则管理人有权在一年内提起

    2020-03-01 121
  • 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多少年
    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多少年

    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5年。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

    2021-01-18 194
专业问答更多>>
  •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有多长时间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所以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般是3个月,请尽快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合理利益 当事人自民事法

    2022-07-31 15,340
  •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的这种撤销权并非是没有

    2022-08-26 15,340
  •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多长时间?

    在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以及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时,有撤销该行为的权利。债权人行使上述撤销权必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撤

    2022-08-28 15,340
  •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有多长时间

    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是一年。除斥期间是和诉讼时效相对应的一个时间限制,债权人的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为除斥期间。除斥期间届满后,债权人的撤销权就消灭,债权人无法再撤销债务人的

    2022-08-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人的撤销权期限是多久 01:13
    债权人的撤销权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虽然享有撤销债务人损害债权行为的权利,但是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具体来说,债权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债权人的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

    434 15,340
  •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01:12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十三年至无期限服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低于十三年。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

    1,462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251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