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到期不被开除公职的法律依据
缓刑到期不被开除公职的法律依据

缓刑到期不被开除公职的法律依据

2020-04-03 150
普法内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其职务自然撤消,安排不任职务的临时工作。为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除利用专业技术进行犯罪活动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其一定的技术工作。降低原工资待遇,按低于开除留用察看人员工资待遇发给临时工资。缓刑期内悔改表现好的,缓刑考验满期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表现不好的,予以开除。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与职工解除工作关系,适用辞职辞退的有关规定;实行聘用制度以后,事业单位与职工解除聘用合同,适用解聘辞聘的有关规定。聘用合同解除以后,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无聘用关系职工的人事档案;个人不得无故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事业单位职工刑事犯罪是否开除公职的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职工刑事犯罪是否开除公职的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员刑事犯罪可能会被开除公职,我国对于公职人员的自身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限制标准,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的,或者被劳动教养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2020-09-19 149
  • 最新缓刑的判决书不被开除的法律
    最新缓刑的判决书不被开除的法律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是行政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说,如果是国家公务员,即使是判处缓刑,也要给予开除处分。但如果只是普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当然,用人单位也

    2020-06-07 212
  • 被判缓刑的公职人员是否要开除公职
    被判缓刑的公职人员是否要开除公职

    一般会开除公职。不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实施的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不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还是被单独判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或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一律给予开除处

    2020-09-04 195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不被开除的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原单位能否给予开除等行政处分问题上认识不一。如某公司出纳程某因犯贪污罪被法院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在交由其所在公司考察期间,该公司对程某作出开除公职处分,有

    2022-06-04 15,340
  • 教师缓刑开除公职是否有法律依据

    一般情况下被判刑是会开除公职的,具体的要看教师所在学校的意见。 《教师法》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育部依据

    2022-07-29 15,340
  • 缓刑会不会被开除公职

    完全看单位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8-12 15,340
  • 员工被开除公司不予补偿的法律依据

    需依据被开除的具体情形确定是否合法以及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 若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存在法定

    2022-03-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怎样不被开除 00:49
    缓刑怎样不被开除

    缓刑怎样才不被开除,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公司章程来定。不管是公职人员,还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者是该公司等的用人单位。被判处缓刑,也并不意味着单位就可以将其开除。但是在缓刑刑罚期间,单位不会发放工资,结束之后,单位可以将其降职。降低原工资待遇,按低

    3,278 15,340
  •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1,813 15,340
  •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03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