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根据反恐法拒绝提供信息可能面临什么惩罚
根据反恐法拒绝提供信息可能面临什么惩罚

根据反恐法拒绝提供信息可能面临什么惩罚

2020-02-25 4,955
普法内容
司法机关调查情况时,拒绝提供信息,可能面临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相关规定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九十一条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单位有前款规定行为的,由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司法机关调查情况时拒绝提供信息会面临什么处罚
    司法机关调查情况时拒绝提供信息会面临什么处罚

    司法机关调查情况时拒绝提供信息,可能会面临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根据规定: 1、拒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工作的,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日以上十

    2022-04-26 5,287
  • 拒绝公众提供信息会受到什么处罚
    拒绝公众提供信息会受到什么处罚

    司法机关调查情况时,拒绝提供信息,可能面临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拒不配合的故意包庇会追究刑事责任。

    2020-07-06 380
  • 反恐法对酒店有什么惩罚
    反恐法对酒店有什么惩罚

    反恐法对宾馆的处罚规定如下: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2020-12-29 562
专业问答更多>>
  • 根据刑法法律对虚假恐怖信息的处罚是什么?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 编造出来的虚假恐怖信息,必须经过传播出去,让公众知道,才能制造恐怖气氛,引起恐怖,进而扰

    2023-09-01 15,340
  • 在网上公布恐吓信息,威胁人或者恶意提供证据的,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予以治安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

    2022-04-16 15,340
  • 2022年拒绝提供证据违法犯罪吗

    1、可能涉嫌犯罪。拒不提供证据的行为可能构成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虚假破产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等罪名。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2022-11-20 15,340
  • 内容可以根据顾客提供的信息改正征信吗

    不可以直接改,如果有错误,可以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要求上传错误信息的银行改正

    2022-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立案标准 01:05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指的是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的情况下,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并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刑罚。所谓拒绝提供,是指国家安全机关在调查间谍犯罪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

    779 15,340
  • 网购起诉需提供什么证据 01:16
    网购起诉需提供什么证据

    网购发生纠纷,消费者想起诉商家的,一般需要提供如下证据: 1、证明消费关系的证明材料。例如发票、保修单、纸质或电子合同等购物凭证; 2、产品的合格证; 3、产品的说明书; 4、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修、保换期限,食品类的产品必须提供保质期; 5

    2,097 15,340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01:31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1,591 15,340
行政复议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